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怎么看育儿焦虑?

2023-6-15 09:58|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14288| 评论: 6

摘要: 最近,一个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蛋糕发飙”。有网友发帖称,班级群里有个家长因自家孩子吃了学校同学分享的蛋糕而生气。帖子里的对话中,这位妈妈称,自己对孩子的饮食十分讲究,只给孩子偶尔吃 ...

最近,一个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蛋糕发飙”。有网友发帖称,班级群里有个家长因自家孩子吃了学校同学分享的蛋糕而生气。帖子里的对话中,这位妈妈称,自己对孩子的饮食十分讲究,只给孩子偶尔吃动物奶油蛋糕,几乎不碰反式脂肪的食物。这次得知孩子吃了同学的蛋糕给孩子实施了催吐,还是没能吐出来,然后逼着孩子喝橄榄油、椰子油、亚麻籽油“排毒”。

网友表示这位家长太过焦虑了,其实不仅是这位家长,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衣食住行上处处谨慎,孩子生活要严格按照设置的规定和时间来,个子矮了要打生长激素,头型不好看给戴头型矫正头盔……

有人表示,现在大家接触信息多,能看到很多类似反式脂肪对身体不好,小时候矮大了也矮等信息,家长自然会焦虑。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现在孩子在家长的焦虑情绪中更不利于成长。对此,您怎么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mchang 2023-6-18 17:32
这位宝妈太小心过火了,对自己孩子太娇了。孩子吃了学校同学的蛋糕,太不值得生气。他的同学能吃,宝妈在校的孩子吃了,也就不是严重的大事。如果孩子吃蛋糕后,孩子觉得不适,大人就应带着孩子去医院医治。强迫孩子实施催吐,不可取。教育孩子,教育他人,自己首先检视个人做的是否恰当,懂事了的孩子就会很佩服。
家生惯养、逃避简朴,与勇于吃苦、艰苦奋斗,在我们社会同时存在。
引用 蓬莱gyl 2023-6-16 21:45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蛋糕发飙”。 我觉得这件事宝妈做的有点过。对孩子是个极大伤害,孩子年幼,逼迫孩子呕吐吃食物,,对胃的伤害大,连大人强迫自己吐出咽下肚食物都非常难受,何况是孩子。又因孩子没有催吐成功,然后逼着孩子喝橄榄油、椰子油、亚麻籽油“排毒”,这对孩子身体是极大摧残。
   实际宝妈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健康,其实她伤害了孩子的健康。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交往不利。孩子之间,也不是外人,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吃点东西也没有什么。就是孩子长大也要结交朋友,她这样对孩子不讲理由,好像孩子吃了同学的毒药一样大发雷霆小题大做,给孩子以后结交朋友留夏阴影。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与不利;宝妈的出发点是对的,为了孩子健康做点规定,可是太牵强符合。如真想让核子健康,把道理讲给孩子听,实际幼儿园老师这些道理都讲给孩子听。就这件事发生了,又是一个班的,孩子已经吃了,教育一下,以后别随便吃不认识人的东西,恐怕受伤害等就行了。
   至于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衣食住行上处处谨慎,孩子生活要严格按照设置的规定和时间来,个子矮了要打生长激素,头型不好看给戴头型矫正头盔……我觉得太不必要!现在我们赶上好时代,国富民强,生活好!可以说,吃的 ...
引用 嘉言懿行 2023-6-16 09:13
父母要多从自身查找原因,顺其自然,克服焦虑。培养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使之达到理想化的完美人生,属于亲子之爱的自然属性,也是每一名家长的义务和责任。这与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一脉相承,只是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化,随着社会各项事业专业分工的精细化,各种针对孩子能力开发的市场产品多样化,给父母培养教育孩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方式和新的空间。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环境中,父母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物质、精神、体力、脑力等方方面面,作出力所能及的投入和付出,是完全应该的。   
但是,各种做法一定要适可而止。有的父母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盲目攀比,急功近利,从而出现了“育儿焦虑”,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焦虑症。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出现这种情况,切忌怨天尤人,抱怨外部环境,把责任推向社会。当外部环境已定,自己无力改变时,那就要努力改变自己,多从自身查找原因,使自身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要学会放松,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生活学习空间。必要时要寻求专业心理疏导方面的医疗指导和服务。
引用 蓝色的海洋 2023-6-15 20:22
接上      面并尽量学习相关知识。“遇山爬山,遇水架桥”科学合理解决问题,千万不能过于惊慌失措。
引用 蓝色的海洋 2023-6-15 15:29
这位“宝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做法却不宜提倡。
针对孩子的饮食健康和社会的复杂程度,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并遵循科学饮食方案是可以理解的,但发飙和催吐排毒的行为着实大可不必,至于还有的给孩子打生长激素、较正头形等行为更是不当。搞不好因家长发飙、催吐、打生长激素、矫正头型的做法,很可能还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或成为孩子永久的心理负担及阴影,住进孩子心里一辈子。
生养和教育孩子,我觉的首先应该从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着想,光有强壮的身体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如:反式脂肪酸吃个一次两次的并不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多少,远不如家长采取措施催吐给身、心带来的伤害、影响大。其次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也是进入了小社会,他们也需要结交好友、处理关系。相互分享食物也是一种友好的行为。孩子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更何况是在一起的小朋友给的食物。可以教育孩子在外面不吃或少吃他人给的食物和饮料,坚决不吃生人给的食物,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大人小孩儿都需要适应社会现状,有毒有害食品国家也在不断打击,有时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家长的焦虑也不能根除这些现象,只会乱了方寸不知所措,所以都要直 ...未完
引用 子豪启荣 2023-6-15 12:18
想起来一句我们这里的土话,叫“好孩子出产瞎了”,我是极不赞成这种看似英明实则愚昧的教养方法的。两个外孙跟着我玩时,他们捡个小石头,拾点树枝之类,我都是支持和鼓励的。吃饭时饭粒掉到桌上,我带头拿起来再吃,所以他们很注意节约和整洁。当然这种现象,往深层次探讨,就不是个体原因了!

查看全部评论(6)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