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云南昭通地委老干部局从昭通地委组织部老干部科分离出来,揭开了云南昭通市老干部工作的新篇章,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中共昭通地委老干部局正式更名为中共昭通市委老干部局,沿用至今。40年来,中共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紧紧围绕“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目标,聚焦三项建设、服务管理、作用发挥等持续发力,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三项建设” 40年来,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突出抓好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1983年,由地委老干部局组织2个离休干部党小组,配发一套县团级文件供阅读学习,拉开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序幕。2012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政建设,规范党组织设置、加强党员管理提出了具体举措。随后,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调整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公用经费标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确保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在文件指导下,连续26年坚持每年举办一期老干部读书班,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2017年,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2018年,在昆明分片区成立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20年成立市直住昆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委。目前,全市15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实现组织分布合理、支部班子健全、活动经费保障、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工作格局。 坚持用心用情,落实“两项待遇” 40年来,紧紧围绕离退休干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深化细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保障水平。2014年制订市级领导接待离退休干部预约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干部的长效机制。2017年常态化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八项”制度。2020年制订昭通市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不断增强干部退休荣誉感、组织归属感。40年来,先后落实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解决离休干部“两费”、个人垫付医药费、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系列问题30余个,切实提升了离退休干部满意度。同时,于2005年完成昭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改造提升,2016年市委老干部局主管的3个老干部社团进驻老干部活动中心,常态化开展活动。2016年新建市老年大学综合教学楼,老年大学教学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目前,全市建成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91所,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420个,建成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室)142个,成立昭通市离退休干部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学习活动需求。 坚持围绕中心,充分发挥“正能量” 40年来,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工作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中来认识和谋划,不断彰显老干部工作的价值。从老干部局成立之初到如今,广大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余热,参与到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涌现出以杨霖、和子岳等为代表的云南省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3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积极搭建平台、丰富载体,组织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及社会建设中,建立“乌蒙银发智库”,先后组建银耀乌蒙宣讲团、银耀乌蒙志愿服务协会,扎实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等四大助力行动,取得较好效果。涌现出昭阳区夕阳红志愿服务协会、王声荣等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积极发挥余热、不断传递正能量的离退休干部骨干和领军人物,离退休干部助力中心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多次在省级老干部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