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张承民:一路坚守,从老干部局长走来的老干部

2023-6-5 17:3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66| 评论: 0|来自: 莘县县委老干部局

摘要: 在聊城莘县,说起莘县县委老干部局原局长张承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啊,干了一辈子老干部工作,如今成了老干部,还是舍不下,成天忙忙碌碌,比当局长时更忙了。”张承民的老伴儿嘴上埋怨,却充满骄傲地说 ...

在聊城莘县,说起莘县县委老干部局原局长张承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啊,干了一辈子老干部工作,如今成了老干部,还是舍不下,成天忙忙碌碌,比当局长时更忙了。”张承民的老伴儿嘴上埋怨,却充满骄傲地说。自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县委老干部局,36年来,张承民从一名干事到局长直至如今早已退休,始终将满腔心血倾注在老干部工作上。2003年,在他领导下的莘县县委老干部局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张承民被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荣记一等功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市、县获得的奖项和荣誉更是数不过来。“老干部工作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要做一名永不退休的‘老干部’。”张承民说。

36年的坚守,他成了老干部的“知心人”

在莘县老干部工作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张局”。莘县的离休干部多,情况复杂,可张承民对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如数家珍。对于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安置和服务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情况,张承民一清二楚,是名副其实的老干部工作“政策通”。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张承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退休后,他更是经常教育在职干部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遵守政策刚性约束的前提下,多为老干部着想,多做让老同志暖心的事。

因为曾是长期从事老干部工作的老局长,组织能力强、熟悉当地乡风民俗,退休后的张承民经常会被请去帮忙。老干部过寿祝贺,老干部逝世吊唁,代表组织为近300名老干部遗体覆盖党旗,送最后一程。他说,这辈子都在为老干部服务,没想过什么时候歇,只要还能跑得动,他就会一直忙下去。

创办老干部谜社,他是传统文化的“推广人”

2007年11月张承民组织带领志同道合的老同志们成立了莘县老干部谜社,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如今谜社社员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近三千人。如今,退休后的张承民担任了谜社社长。他利用谜社这个传统文化阵地,指导老干部如何制谜猜谜,陶冶情操,谜社围绕建党建国周年庆典、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政治任务,举办全国谜语竞猜13次,参与人数达数万人,免费印发的“谜友”报已有68期,编辑谜语书籍10多种,发行3万余册,赢得了社会良好反响。每次活动,张承民从布置现场、组织人员到活动细节安排,都是身体力行;每条字谜,他都积极编写、细心揣摩,力求独特精巧、内涵丰富。如今的莘县,早已经在老干部谜社这个金字招牌下,人人乐谜、人人猜谜,成为名副其实的谜语之乡。

建言献策,他要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张承民常说人的一生应努力做值钱人,不做有钱人,他总是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积极给县委、县政府提建议,当参谋。每年的老干部情况通报会,他都认真准备发言内容,积极为中心大局工作建言献策。当得知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来柱上将收藏了很多字画和图书,还有战争年代的武器样品,他和莘县原广电局孟建民局长一起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筹建李来柱将军陈列馆的建议书,县领导很快做了签发和批复,部署筹建莘县国防教育基地工作,为莘县树立国防教育示范品牌赢得了先机。

传承红色基因,他成了孩子心中的“故事爷爷”

在张承民家中的橱柜里,存放着多年来整理的各类剪报、摘抄和实地走访老党员的口述材料,包括红色革命故事、英模人物、党史等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埋在这里的战士们,他们有的只有十五六岁,和现在的你们是同龄人,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在苏村纪念馆内,张承民向前来追思缅怀的学生们讲述了发生在这里的抗战英雄故事。“给孩子们作报告,不能只讲大道理,还要用动听的小故事感染影响他们。所以,我把收集来的材料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们都喜欢听、愿意学。”每次宣讲结束后,学生们总舍不得让他离开,会再央求他多讲些故事。作为莘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平时,他肩背挎包走到哪里就把党史、革命史宣讲到哪里。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燕塔广场,还是乡村、企业、学校,张承民情真意切地讲党史、说英雄故事,感染影响了无数身边的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承民是默默地服务社会,为家乡发展自己所有的力量。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白首不忘初心,他以实际行动挥洒着共产党人不变的理想和意念,践行着共产党人不变的情怀和誓言。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