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宁微山县聚焦“三个赋能” 助力老干部工作有型有效

2023-5-30 18:3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03| 评论: 0|原作者: 微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李鲁宁

摘要: 近年来,济宁微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根本遵循,围绕“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 ...

近年来,济宁微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根本遵循,围绕“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求,聚焦“党建赋能、制度赋能、品牌赋能”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守正创新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建赋能”促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突出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引领广大离退休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健全三级组织体系。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十项措施》,建立健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功能性离退休干部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在3名以上正式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单位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79个,筹建县老年大学、南苑社区等临时党支部6个,在离退休干部门球队、舞蹈队、书法班等不同社团、班组筹建临时党小组20余个,完善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体系。二是完善党建工作格局。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将纳入全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抓实党建引领向镇街延伸,健全督导考评制度,在全县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中专项列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压实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离退休干部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举办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参训100余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量化月排名制度,根据排名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列支10万元专项资金对表现突出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发放绩效补助。三是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动员各党委(党组)每年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党建示范点开展1次对党忠诚、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教育,每年为离退休干部每人订阅1份报刊,重大节庆日进行1次走访慰问。严格规范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明确党支部每月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线上课堂等载体平台探索“互联网+”线上线下共学模式,以“微山老干部”公众号为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展示离退休党员干部风采,营造浓厚党建氛围。

聚焦“制度赋能”促进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以坚持和完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制度为主轴,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八项制度”,生活待遇“三项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一是高位构建统筹推进机制。不断完善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体制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全县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向老干部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老同志意见建议。开展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对全县15个乡镇(街道)、34个县直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调研,现场查摆问题,反馈意见建议100余条,帮助理清离退休干部工作思路。建立组织、老干部、社保、医保、卫健等涉老部门会商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统筹谋划,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二是精准构建生活保障机制落实全县50名离休干部“一人一策”个性化服务措施,完善结对联系、签约服务等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卡,完善“一对一”离退休干部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印发《关于建立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作群的通知》,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与每位离退休干部的2级微信群,保持日常联系,常态化推送关于老干部待遇的最新政策精神,分享健康养生知识、专家坐诊信息等,及时答疑解惑。三是创新构建精神关怀机制。向离退休干部发放“亲情连心卡”,告知老同志联系人员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等信息,方便老干部日常联系和政策咨询,变重要节日慰问为全时段关怀。进一步完善干部荣誉退休制度,通过实施“五个一”干部荣休动作,即进行一次谈心谈话、颁发一本纪念册、送上一份关怀礼包、发放一张事项清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传递组织温暖。优化阵地建设,推动县老年大学新校区迭代升级。深化拓展“四就近”服务载体,探索利用社区资源、社会力量,最大程度为老同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聚焦“品牌赋能”促进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常态化、长效化紧扣中心工作,持续鼓励支持广大老同志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一是打造“微湖晚霞”志愿服务品牌。聚焦老干部作用发挥,积极推动全县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特色化、品牌化,在纪检、公安、教育、卫健等老干部、老党员较多的单位试点建立7支志愿服务队,授予每个志愿服务队队旗,吸纳110名老同志参加并逐步向全县推广。积极引导各单位每月一主题开展“送艺下乡”“文艺消夏”“爱心助考”“创城有我”等活动,协助打造县统计局“数说夕阳红”、县委党校“红烛”志愿服务队等先进典型,不断激发老同志爱党爱国的政治热情,展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精神面貌。二是打造“红色传习”理论宣讲品牌。聚焦离退休干部“政治、经验、威望”三大优势发挥,在县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挂牌“红色传习”基地,建立“红色传习”导师库,聘请7名老同志作为第一批“红色传习导师”,同步拓展吸纳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志愿者、老艺术工作者等30余人作为“兼职导师”加入导师团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模式,主动对接全县各中小学校、新华书店等单位,组织“红色传习导师”向广大师生开展雷锋精神、微山湖红色故事等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参与人员2000余人,有效扩大了“红色传习”品牌效应。三是打造“老来帮”社区治理品牌。深化老干部作用发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引导老同志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在5处党群服务中心嵌入“矛盾调解”“书画摄影”“太极拳”“亲子教育”等老干部特色工作室,在夏镇街道南苑社区、文昌社区等地建立“微荷愿”志愿服务站,由附近“老来帮”服务队队员驻站服务,同时,“老来帮”服务队队员进小区、进楼道、进民居,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积极参与社区矛盾调解、扶困济弱等活动,去年以来,“老来帮”协助社区解决各类居民问题210余件。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