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推进“文化养老”建设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文化惠老理念,积极回应老干部文化养老关切,探索推出“一三四”工作模式,纵深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事业,取得了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让社会受益的多重效果。 “一”即抓住社团建设切入点,培养文化养老“主力军”。充分发挥老干部社团作用,按照“老干部社团+”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社团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助力文化养老事业蓬勃向上发展。一是坚持“老干部社团+”党建引领,全面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工委的把关定向作用,在新组建的莱阳市老干部艺术团、书画研究会等4个市级老干部文化社团中,按照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的要求,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实行党支部成员与社团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形成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社团党总支-社团党支部上下贯通、一体推进文化养老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老干部社团+”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对老干部社团的工作指导,强化班子配备,不看职务看能力,以“能否胜任社团组织工作”为标准,从全市范围内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文化养老事业的老干部担任社团组织负责人。目前已选拔热心文化养老事业的行家里手32人,担任市文体社团组织负责人。强调组建质量,不求数量求质量,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目前社团组织整体数量虽然不多,但作用发挥明显。先后组织老干部艺术团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市老干部文艺汇演、英雄王成原型于树昌家乡演唱会等文艺演出活动,都收到了很好效果。强固组织覆盖,推进市级社团组织向基层延伸,在镇街和部门层面成立相应的社团组织,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文化养老组织体系,持续向做大、做强、做优社团组织目标迈进。三是坚持“老干部社团+”培训比武,充分展现银龄风采。真正用好“银帆讲堂”,通过举办文体骨干培训班、巡回宣讲、专题辅导等形式,加强对文体骨干的业务培训。“银帆讲堂”自开办以来,围绕摄影创作、文艺编排等内容,已先后举办专题讲座或集中培训5次,到基层巡回宣讲6次。同时,积极组织老干部社团举办戏曲大赛、朗诵比赛、红色文化故事征文比赛等活动,为老干部提供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机会,也较好实现了以赛促学、以展促学、以演促学的目的。目前,已吸引包括老干部在内的近万名老年人参与各类文化养老活动1000余场次。 “三”即突出“三大平台”建设,打造文化养老“主渠道”。一是突出阵地建设,搭建“文化养老”教育平台,让老干部“老有所教”。扎实推进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在条件成熟的社区设立分校或教学点等方式,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更多老同志实现“就近学”。目前莱阳市已成立老年大学分校2个、教学点16个。切实加强市文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利用市干休所闲置办公场所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市老干部文化养老服务中心,内设文艺创作室、历史文化保护室等10个功能室,延伸拓展老干部“梦想家园”功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形成全市文化养老大合唱。二是突出活动载体,搭建“文化养老”展示平台,让老干部“老有所乐”。大力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组织老干部讲好红色故事,发掘、保护、利用好莱阳本地红色资源,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活”起来。创作编排了十九集广播连续剧《党员登记表》、音舞诗画情景剧《初心》、红色现代京剧《五龙星火》等作品,挖掘孙景隆、于树昌两名莱阳籍英雄事迹。积极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借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有意义的大事、要事举办之机,通过开展大型文化养老活动,广造声势,扩大影响,让老同志走出来、唱出来、跳起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先后组织举办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全市老干部迎新春线上文艺汇演、“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市老干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期,还将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引导老同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三是突出正向带动,搭建“文化养老”作用平台,让老干部“老有所为”。以打造“老有所为”品牌为目标,以老干部文化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抓手,以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基因为重点,引导老同志将发挥正能量作为新的文化养老观,切实发挥好“梨乡晚霞”老干部志愿协会和“银发人才”信息库作用,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四”即健全“四项保障”机制,打好文化养老“主动仗”。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在各镇街和市直部门指定具体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统筹协调工作,着力形成党政主导、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凝聚起推进文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出台了《关于做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工作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试行)》,将老干部社团党组织全部纳入市财政经费保障范围,与市直老干部党组织享受同等待遇。对老干部文化社团组织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缺额部分全部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从专项经费中给予补足。三是健全扶持激励保障机制。将文化养老纳入党建工作重点,每年有计划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社会集中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鼓励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做好文化供给、让文化养老普惠化。四是健全关心关爱保障机制。加强老干部服务保障,开展“暖心送服务”活动,积极促进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水平再提升。组织全市科级老干部定期观摩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交流探讨等,让老同志及时了解掌握市情和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完善规范荣誉退休制度,副科级及以上干部退休时老干部局派员参加,全面增强老干部的荣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