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泰安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前广场上,人渐渐多了起来:打门球的,跳广场舞的,休息散步的……借此热闹机会,村党支部就便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与群众面对面的“唠嗑式”理论宣讲也开始了。他们将党的政策理论结合一个个故事、一件件身边的实事,变成乡言俗语,讲给百姓听,一个讲得绘声绘色,一个听得有滋有味。 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宁阳县创新理论宣讲方式,积极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用接地气的方式,把带着“泥土味”的理论精神讲给村民听,“种”在老百姓的心窝里。 传统的宣讲方式理论性强、时间过长,导致群众听不懂、坐不住,为破除这一困境,宁阳县变“固定课堂”为“移动讲台”,积极探索走出会议室、走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大众化“红色通道”,在广场上、在农户家,群众在哪里,“讲台”就搬到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地宣讲理论政策,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走村入户宣讲中,宁阳县老党员老干部们坚持用“土白话”讲“大道理”,将宣讲内容变成接地气的“土白话”,在唠嗑中把党的最新理论同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教育、医疗、养老等内容结合起来,说群众关心的事,讲大家爱听的理,加深了老百姓对党的政策的理解,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一场场“家常会”互动式的宣讲,使理论宣讲活动“活”了起来、“动”了起来、“鲜”了起来,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了群众日常生活生产中。 “坐在家门口听政策,我们老百姓都爱听。现在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给到我们农民,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南故城村村民田广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