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潍坊昌邑市文山诗书社:文化养老三十载 余热生辉夕阳“红”

2023-4-18 17:2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69| 评论: 0|来自: 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

摘要: 筚路蓝缕经风雨,辛勤耕耘绽芬芳。30年,10950个日夜,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但足以带动一群人、点亮一座城。潍坊昌邑市文山诗书社这个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社团组织,在昌邑市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的有力指导下 ...

筚路蓝缕经风雨,辛耕耘绽芬芳。30年,10950个日夜,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但足以带动一群人、点亮一座城。潍坊昌邑市文山诗书社这个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社团组织,在昌邑市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的有力指导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就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分社12处、诗词书画学习小组44个、“千名社员、万名诗友”,昌邑市也一跃成为江北第一个“中国诗词之乡”。多年来,文山诗书社党支部先后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被省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优秀活动日”;原社长李泽帧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文山诗书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著名作家峻青对此评价,“开拓出日丽中天之辉煌!”

30年,明灯引航诗书志。锤镰闪耀红旗舞,薪火传承文苑芳。“党旗引领,让诗书社稳步前行,也让我们退休不退志,夕阳更生辉。”文山诗书社党总支组织委员魏选之感慨道。一是筑牢组织堡垒。文山诗书社建立初便成立了党支部,离休干部、文山诗书社创办人李泽帧同志(已去世),曾担任过昌邑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等职,带领支部班子成员,着眼社团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探索出一条党建带动社建、社建促进党建的新路子。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文山诗书社后升格为党总支,现下设12个党支部,新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一处,真正做到了“诗书社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在哪里。”二是坚持先锋引领。文山诗书社叫响“既是社员、更是党员”的口号,调动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社员积极性,花费5年时间,走南闯北、走街串巷,把昌邑历史上分散遗留下来的诗词书画和文集典志广泛搜集,仔细整理,分类编纂,推出了卷帙浩繁的《昌邑古县志》《昌邑古今诗词》《昌邑古今书画》《昌邑历史人物》《清代名医黄元御》和《昌邑织造》等十余部长达40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抢救了文化遗产、填补了历史空白,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7部书籍被山东省社科院历史学会图书馆收藏,《昌邑历史人物》和《昌邑织造》两书被山东历史研究学会评为一等奖。三是丰富活动形式。党总支坚持大活动年年办,小活动月月有,周周固定活动日。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大型采风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提高创作水平。在春节、国庆、寒暑假等时间节点广泛组织举办大型画展、诗词朗诵、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学党报、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红味”引领“节味”,收到了交互发展、互促共进的效果,先后1位老干部(王蔚成)获评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名老干部被省委老干部局通报表扬。社员姜亦健介绍说,“诗书社每一次的红色活动,都提醒着我们离退休干部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热情

30年,愿化泥土沃诗苑。文化养老、诗书养心。为了共同的诗词梦,一批又一批离退休干部放弃安逸舒适退休生活,一头扎进了文山诗海,点燃激情岁月,凝结累累硕果,造就了“一刊一展一馆一家“文山四宝”。一刊即社刊《文山诗词》。30年从未间断,已出版77期,印刷10万多本,传阅海内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华诗词学会赞扬《文山诗词》“质量优秀,在县级刊物中尤为罕见,不可多得。”一展即大型诗书画展。30年来,共举办展览70余次,展出作品 2万余件。特别是举办的“中国印染名城杯”全国诗词大赛和“乾隆杯”酒文化全国诗词大赛,成为轰动一时、享誉诗坛的大事。一馆即诗词馆。成立山东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诗词文化鉴赏为主题的展览馆,成为当地的诗教基地、文化养老基地、文化特色标志,先后接待现场参观交流1000多批次,3万多人次。一家即诗书画之家。130多个由诗书社的老同志把自己的家贡献出来而成立的“家门口的诗书社”遍布昌邑的各镇各村,并选取30处工作实效突出的加挂“市老年大学村级教学点”牌子,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加油站”。原副社长夏维祥,身患绝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写了下“死神招手我难应,国粹弘扬业未成,待到昌邑遍骚日,骨灰化作颂诗声”的感人诗句。目前,诗书社已与全国近百家诗词、书画组织建立联谊关系,59人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54人成为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200多名社员出版个人诗词专辑,形成了文化教育养老、赓续诗书文脉的社会新风尚。

30年,诗词乡里百花红。老骥伏枥志千里,躬耕诗田为人民。多年来,文山诗书社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文化优势等,以诗词为纽带,引领辐射带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溢出”效应和“涟漪”效应充分显现,趟出了老年社团协会“政治引领、活动联办、效益叠增”的诗书社工作新路径。一是带动乡村文化振兴。联合昌邑市围子街道孙斜村、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等,经常性开设文化振兴课堂,开展“文化赶大集”“新春送福”等文化志愿活动,服务大众、文润百姓,真正让诗书精神“飞入千万家”,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当代中华诗词》(山东卷)昌邑市文山诗书社社员28人525首作品入选。次比赛活动中,昌邑市报送的诗词作品有23首入选。用一位评委的话说,“一个县市入选作品数量占了整个大赛的接近四分之一,实在让人想不到,真不愧是‘诗词之乡’”。二是带动推进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诗词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等“六进”活动,选派党员骨干深入乡村开展诗词讲座。联合康宁中医院、昌城医院,开设中医康养课堂,举行“义诊进社区·康宁伴您行”“情暖冬日·关爱老人”等义诊服务20余次。优秀党员代表王文浩,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老王说法”专栏,每周一期案例,义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把法律的阳光照进群众心里。三是带动精神风貌。峻青党支部宣传委员孙向阳,近80岁高龄仍坚持义务担任峻青文学馆讲解员,义务讲解和做报告达到100场次以上,参观人数达到1万多人。特别是疫情期间,组织社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撰写诗文、创作书画,传播抗疫动人声音与感人画面,为战加油鼓劲。如今,昌邑市全市上下不同岗位的大众群众都享受到诗词之美,鼓舞起热爱生活、追求善美、勤奋向上的蓬勃热情,进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30年的耳濡目染,昌邑市诗书精神染遍城乡阡陌、新风正气持续发扬光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助推成功入选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昌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两新组织工委书记王晓英介绍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