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关于规范干部退休有关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举措,积极实践探索,完善制度办法,扎实有效地做好规范干部退休工作,把市委、市政府对退休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不断增强退休干部的荣誉感、仪式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努力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银发力量。 一是做细前置工作,打好“提前量”。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或所在单位相关负责人主动与即将退休的干部开展一次专题谈话,了解干部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困难诉求,听取工作意见建议。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对退休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注重提醒干部退休后要继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规矩,严守纪律规定,引导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让退休干部思想稳定、心平气顺的迎接全新的退休生活。兴文县专门制定了《兴文县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从指导思想、办理退休、荣退仪式、组织领导等4个方面共计15条,详实列举做好干部荣誉退休工作的各项举措,便于规范操作执行。 二是推动服务对接,衔接“零障碍”。按政策规定规范办理干部退休相关手续,做好退休干部服务衔接工作,及时将退休干部党员编入相应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六好银色”党支部分级评定工作,建立“单位党委+机关党委+退休支部”三级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退休干部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生日”、党员评议等制度。结合宜宾市实际,制定了《宜宾市退休干部服务手册》,从党的建设、政策待遇、学习活动、涉老社会团体、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回应新退休干部关心关切,讲解政策要求。叙州区结合本地实际编撰印发了《叙州区离退休干部工作手册》,明确退休政策、福利待遇、生活指南,鼓励退休干部做好在职和退休状态快速切换。依托各级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等活动阵地,组织引导广大退休干部强化理论学习。按照“双报到”要求,动员帮助退休干部到所居住村(社区)报到推动由在职干部向退休干部身份转变的无缝对接。 三是举办荣退仪式,提升“荣誉感”。结合第二届“三江金秋”文化活动周,示范举办市本级“感恩有您、一起向未来”干部荣誉退休仪式,组织部分市管退休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分享体会、现场寄语等,向他们赠送“五个一”暖心礼包(即一本退休证、一封感谢信、一本政策通、一本服务册、一份纪念品),组织全市100余名老干部工作者现场观摩学习。在此带动下,各地、各部门通过“一人一仪式”“多人一仪式”等形式举办荣退仪式、欢送会、座谈会近300场次,组织老同志回顾工作期间的光辉历程,鼓励他们树立阳光心态,规划健康向上的退休生活。屏山县积极探索,以“进行一次专题谈话、举办一场欢送仪式、赠予一份纪念物品”作为荣誉退休仪式的规定动作,拓展实施“3+N”模式,以“拍摄一段回忆录、举办一场银青结对仪式、公布一批余热岗位等”为N个自选动作,扎实推进制度落实,激励广大退休干部退休不褪色。 四是送出组织关爱,架起“连心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退休干部制度”,建立完善退休干部“关爱档案”,通过向退休干部发放关爱联系卡、送学上门、开通绿色就医通道等,切实为退休干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健全完善特殊困难帮扶机制和党内关心关爱制度,组织开展上门走访慰问,充分了解掌握退休干部的家庭、生活状况。建立特殊困难帮扶信息库,动态管理帮扶对象个人档案,按照帮扶条件和“轻重缓急”原则,依档帮扶、因困施助,助力解决退休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上幸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五是搭建广阔平台,增添“正能量”。结合新退休干部的各类优势特长,通过建立“三江金秋”宣讲团、“银发人才库”、“老有所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分类别搭建发挥作用平台,组织退休干部参与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乡村振兴、城乡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建设、关心下一代和文化惠民等工作中去,让退休干部在发挥作用中实现自身价值再升华,积极展示“搏浪三江、逐梦金秋”的晚霞风采。珙县引导退休干部依托社情民意“直通车”系统参与建言献策、诉求办理与督查问效等过程,积极参加县乡村三级“珙州议事会”,对社情民意全过程公开进行监督。探索退休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退休干部分享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干部进步成长,年轻干部加强与退休干部的沟通联系,及时关心关爱,形成“双带双赢”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