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以在家乐享清福,却自找苦吃,当起民间调解员,操心受累为群众义务普法,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他本可以生活安逸,却生活简朴,租住车库,省下钱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就是退休党员“五老”志愿者、济南市济阳区济北街道调解员贾云龙。 年近八旬的贾云龙个头不高,微微发福,白胡子及胸。人们尊称其贾老。贾老系济南大桥街道人,高中辍学后一直从事法律工作。2009年2月,他从省法制办退休后,参加了省人民调解协会考试,成为山东电视台“一帮到底”栏目的和事佬。他不怕苦累,跟随节目组在全省各地出现场、录节目,整天马不停蹄奔跑,随身带一个小本本,把参与节目了解到的纠纷和见解都一一记录,不断总结提高,为提升栏目收视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我文化水浅,就不间断地‘充电’。”贾老在工余常常捧起业务书籍潜心研读,坚持每天清晨早起读学一到两小时,对重要条文圈圈点点,几乎都能背过,有两本书被翻阅的书页起了褶皱或破损,业务素质大大提升。后来被评为济南市九星二级人民调解员。 2013年,他到济阳太平乡一村设了调解工作室,后几易济阳区多个地方,一边积协助电视台做好“一帮到底”节目,一边利用不做节目的空档,跑到济阳,努力为城乡群众普法、化解矛盾、纠纷。 2018年,“一帮到底”节目停办,他便担纲起济北街道调解员重任。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生活环境多差,他总牢记初心使命,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义务普法,调解矛盾、纠纷。调解中,贾老采用“评、判、裁、决”四字法和“比心”“动情”“析理”“明法”四步工作法,使许多矛盾、纠纷迎刃而解。到济阳10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公平正义和一片真情调解家庭、邻里、婚姻、借贷、子女不孝等民事矛盾、民转刑案件达2400件,其中调解民间借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近千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万元。 “云龙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磨破了嘴,跑细了腿,操碎了心,还自掏腰包资助当事人。”一位熟悉贾老的老人动情地说,辖区一农村学生小杨放羊时被变压器垂下的电线电伤,导致左臂截肢,全身多处烧伤,高额医疗费导致其家一贫如洗,已时过5年,却一直未得到赔偿。2014年,贾老了解情况后,主动揽下为他争取赔付款的苦差,并当即捐其2000元,解其生活困难。后又捐其6000元,资助他读技校。因案情复杂,贾老就不停奔跑,跑了59次法院,3次为小杨申请司法援助15万多元,最终法院判决,小杨获赔70多万元。 贾老随时随地宣传法律常识。买菜、散步、到小区和老人们聊天,街道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哪里人多,哪里群众需要,他就去哪里,总风趣幽默的以案说法。他还自己花钱,在济阳长途汽车站制作法律宣传图板,设立咨询台,利用周末、双休、节假日义务普法,常常被乘客围着问这问那,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普法,让群众满意而归。“引领群众知法守法,咱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越美好。”贾老说。 贾老积极传播大爱,有口皆碑。他退休金不高,戒了烟酒,舍不得花钱买新衣服,现还住在低矮潮湿的廉租车库,他省下钱来,不仅数次捐款资助找他调解矛盾的困难当事人,还采取多种方式捐款资助社会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区民政局设立个人慈善基金,并向地震灾区、济南儿童福利院、济南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各捐款2000元。还先后向20多位老人、贫困学生、群众捐款7万多元。“党员志愿者就应该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榜样。”贾老说,他一定坚持做下去,让更多人感受社会温暖,为党争取更大荣光。 夕阳生辉心向党,大爱洒处贺“鼓”响。近年贾云龙先后获得市民赠送锦旗102面,被授予“第七届感动济阳人物(提名)”、济南市“慈善奖”、“最美志愿者”、“十佳‘五老’先进个人”、“社区矫正表现突出个人”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