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昌乐二中二七一教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乌市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望道》在全国上映。 《望道》由侯咏执导,贺子壮、宋晋川、侯咏编剧,刘烨、胡军、文咏珊、王锵领衔主演,吴晓亮、奚美娟特别出演。影片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展现了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电影《望道》对义乌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陈望道出生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首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也是在分水塘村老家的柴房里翻译完成。“望道”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象征那个年代坚守信仰和真理的一群人。陈独秀、蔡慕晖、施存统、李汉俊、宣中华、俞秀松……他们是陈望道的亲友,也是那个年代的“播火者”和“望道者”。 连日来,义乌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五老”志愿者观看了电影《望道》,众人纷纷为之骄傲和自豪。 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任祖庭:百年前,陈望道先生和众多中国革命志士一起,探寻革命道路。在家乡小山村,陈望道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为处在黑暗中的中国革命带来了亮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共产党宣言》是前进的明灯。只要坚持道路自信,砥砺前行,百年复兴的民族伟业就一定能够实现。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作家协会原主席骆有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陈望道始终牢记:“心有所信,方能远行”的理想信念。无论是“一师学潮”的斗争,还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重负,抑或是经历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的腥风血雨,特别是在1944重庆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筹建“新闻堂”艰险,他总是挺身而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演绎了革命者“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奋斗精神。在新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要领会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大力弘扬和传承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市关工委副主任陈玉生:陈望道以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将《共产党宣言》首次以正文全译本的方式与中国的有志青年见面,给遭受劫难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火种,为中国革命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忘我追寻真理,毕生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学习他“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的马克思主义终身信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护苗监督团团长陆英:在那个看不到‘光’的年代里,有人执着探寻,有人沉沦堕落,也有人渐生退意。而我最佩服的是,陈望道在这种种的人生百态中,坚持在黑夜中追寻中国需要的‘光’的可贵、坚定和执着。 “红树林”宣讲团团长吴美琴:“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正因为陈望道先生信仰真理,追寻真理,无论形势多么恶劣,信仰不变、热情不减、初心不改,一直追望大道,真是革命战士的楷模! 扶正行动团团长傅茶琴:陈望道以其丰富的学识,崇高的信仰,翻译出了影响无数革命先行者的《共产党宣言》。作为“五老”一员,我应以望道真实素材为青少年讲好故事做好传承,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红树林”宣讲团成员陈邦造:“《望道》电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望道就是追望大道,追求中华民族新希望的大道。作为关工委红色宣讲员,有责任把《望道》这种信仰和精神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我们下一代能够深刻认识到追寻新时代梦想责任之重大,实现中华民族的兴盛也就需要这种坚定信仰。 “红树林”宣讲团成员吴广秀:通过影片的观看,充分理解了作为望道故乡的人民,更有义务和责任要把望道的真理味道,这种优秀品质,作为红色基因,世代传承下去。作为一名“五老”宣讲员,我将抓住电影《望道》的真实素材,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利用这张闪亮的名片,让世界了解义乌,为义乌的腾飞和经济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