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实际情况,其家庭、身体、心理及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干部孤独、焦虑、抑郁等情况日益突出,给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岛市李沧区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就如何做好老干部精神慰藉服务工作做了实践和探索。 织密“一张网”,全方位构建精神慰藉关怀体系。区委老干部局牵头,统一调度全区各单位、街道、社区及家属,围绕“线下+线上”,构建紧密联系的立体化网格工作体系。做好28个单位、115个社区信息汇总工作,统一制作、发放“一对一”亲情联系卡172张,实现老干部局、原单位、老干部“人手一卡”。建立“老干部工作者”微信群,精准梳理老干部个人精神需求,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利用“李沧老干部掌中宝”“敬爱致恭”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老干部工作和活动信息,为老干部开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健康生活的“指尖”新途径。 搭建“两平台”,全视角创新精神慰藉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养老资源,增设精神慰藉服务平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合作服务公司创新设立“亲情服务包”,在原有的助医、助浴、助洁、助护、助健五大领域基础上,增设精神慰藉服务项目,公司每月根据老同志不同需求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服务。精神慰藉服务项目聚焦老人的精神需求,陪同老人聊家常,讲述过往,帮助老人舒缓心情、排遣孤独情绪;聚焦老人的学习需求,为老人读书读报并分享时事新闻;聚焦老人的兴趣需求,陪同老人进行简单的益智游戏、棋牌比赛,锻炼大脑,增加生活乐趣。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功能,搭建志愿助老帮扶平台。依托全区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驿站和工作室推广“6090”助老服务行动,发挥“60后”“年轻”老干部志愿者,身体条件较好、生活经验丰富、善于沟通交流、了解老年人实际需求、与老年人有情感共鸣的特点,打造“15分钟”上门服务圈,让更多的老同志生活上得到照顾、心理上得到慰藉、情感上得到关怀。 实施“三机制”,全过程提升精神慰藉服务水平。一是组建社区团队加强沟通联络。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将离休干部服务纳入网格管理内容,一名离休干部组建一个服务团队,每月一次以电话或上门的联络关怀方式,跟踪了解老干部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困难需求等信息,实现沟通联系常态化。二是坚持进门入户传递组织关怀。坚持做到每年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上门走访慰问。社区定期邀请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离休干部参加社区“主题党日”、讲述革命故事等活动。对于行动不便、身体不适的老干部,主动上门过“政治生日”“送学上门”诵读文件政策、学习材料等,让离休干部始终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三是就近开展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社区结合退休干部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开放棋牌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图书室、舞蹈室等功能室,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制定老干部喜闻乐见的系列主题活动方案,打造老干部文体活动特色团队,激发退休干部传递正能量。具备条件的社区还建立了老年大学,实行“点单”式服务,设置健身操、智能手机、书法、绘画、模特走秀等课程,满足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