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潍坊安丘市让非遗在老年大学绽放光彩

2023-3-21 18:0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11| 评论: 0|来自: 安丘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剪纸艺术走进老年大学,为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在幸福里社区老年大学课堂,潍坊安丘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来霞老师给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老学生”授课,详细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介绍折纸、 ...

艺术走老年大学,为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在幸福里社区老年大学课堂,潍坊安丘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来霞老师给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老学生”授课,详细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介绍折纸画图、剪镂、贴裱等基本技艺周来霞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还亲手制作剪纸作品经过一堂课的教学,20多名学员掌握了剪纸基础技艺,能自主剪出一幅幅作品。

安丘非遗资源丰富,为保护和传承好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安丘市将非遗传承融入老年大学课程,安丘特有的东路大鼓、木版年画、面塑、根雕、烙画、泥人、剪纸、刺绣、绢花、核雕、扒绣、八极拳等15门民间艺术搬上老年大学课堂,邀请刘宪德、周来霞、张殿英、王永芹、马启德等18位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担任老年大学教师,设立了东路大鼓、安丘剪纸、孙膑拳等5个老年大学非遗教学点,招收学员500余人,从动态表演到静态展示,从参观欣赏到动手制作,从外在形式到了解内涵,非遗传承在安丘老年大学生根发芽。

走进老年大学新校区,一幅名为《红船精神》的巨幅烙画作品映入眼帘,作品生动而饱满的描绘了共产党人从“红船”出发实现“红色”追梦的壮阔盛景。走过校园的各个角落,俯仰之间,木版年画、面塑、根雕、烙画、剪纸、刺绣、绢花、核雕、扒绣等安丘非遗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安丘市将当地特色与老年教育紧密结合,将非遗精华浓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把老年大学打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阵地。

现如今,老年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相融合成为了老年大学办学特色之一。老年大学烙画专业教师刘宪德是安丘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在他的教授下,学员们以铁为笔,以电为墨,能在柔软的纸上“挥毫泼墨”,烙出气势磅簿的山水、活灵活现的花鸟、栩栩如生的人物,每堂课都座无虚席。刘宪德说:“千百年来,烙画这门艺术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我搞这些东西,只有一个初心,那就是传承。”

润物细无声。文化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老年大学积极组织86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进校园、进社区、进书店、进景区,通过课堂教学、参观展览、举办讲座、田野采风等多种形式增加学员的学习乐趣,同时开展了“非遗大讲堂”“非遗赶大集”等活动185场次,把烙画、东路大鼓、山东快书、泥人、蛋雕、羽毛画、吴氏八极拳等非遗文化散播到安丘大地。

此外,安丘市整合非遗资源和传承平台,将文化馆、齐鲁酒地、各镇村史馆等32处作为非遗研学实践基地,搭建起集传承交流、体验教学、教育培训、研学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体验中心。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