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作为济阳区“银铃韶韵”老干部志愿服务队队员,我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从3月10日开始,带领我组建的“小马扎”“小喇叭”宣讲队,分别奔赴正安社区城市之星小区C区和安康社区会议室对居民、小学生宣讲“植树节的来历”“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并发出倡议,倡导、引领大家做绿色文明的宣传者,做义务植树的志愿者,做森林资源的保护者。 我家住济阳城里以西10多里的冉家村,村里有200多户。记得,我初中毕业后,就参加村里植树造林。我目睹村里荒碱地、沟头河捱,庄里闲地处儿,能种树的地儿都栽上了树。而且一年年增多,尽管经相关部门同意不断砍伐更新,年储存树木仍然达到20多万株,真可谓,“村边绿树合”,进村心愉悦;我们村树多、风景好、空气好,有助于健康长寿,村里八九十岁、百岁老人,就有三四十位。就是卖豆腐、放电影、银行放贷款的都乐意去我们村。同时,植树造林,挡住了风沙,土地无塌陷,盐碱也地得到改善;20世纪70年代,各村集体和社员户家都很穷。我们村却利用栽植的树木变钱或作檩条上电、建学校、兴办其他公益事业。各户也沾了植树的光。1972年,我和父亲,将所有荒场地都栽上了树。后来我家建新房子,就多亏了那些树。 我们村重视植树,更重视管好树。集体树木都有专人看护、管理,浇水、修剪、治虫,保护树木不被人乱砍伐、小孩乱折枝、牛羊乱啃吃等,都责任到人。所以,尽管我们村搬迁,离开四五年了,村里仍然绿树茂盛,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这些身边事实充分证实,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涵养水源、减轻污染、扩大树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我国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如今已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更在生动实践中开花结果、惠及民生。“绿水青山”指的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说的是经济发展。两者间有何关系?这句话给出了答案: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发展才能高效、永续。也就是说,新时代中国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植树造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植树是每一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也是一种道德义务。作为老干部党员志愿者的我,要踔厉奋发,不懈努力,扛起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责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出榜样,带动、引领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一起携手美化家园,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倡导“植绿、爱绿、护绿”新风尚,推广“绿色低碳”新生活,播种绿色,播撒文明,为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济阳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