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宜良县老年大学认真践行政治立校、制度治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总体方针,立足工作实际,实施“1+8+X”工作模式,在发展老年教育、赋能文化养老的具体实践中系统谋、勇敢闯、大胆试、务实干,让老年大学更好地发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功能,让老年教育托起宜良最美“夕阳红”。 “1+8+X”老年教育模式,汇聚优势力量,将“加法”做实。“1+8+X”是以县老年大学提质增效为主线,8个乡镇(街道)分校建设为重点,发挥“X”个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点作用,着力助推全县老年教育扩面、增容、提效,大幅提升社会老年人的入学率,为更多老年人圆“大学梦”。一是实施“两手抓”战略,一手抓县老年大学提档升级,在硬件建设上树标杆;一手抓教学管理,在软件建设上做示范。二是建立“临时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班主任+教师+班委”五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达到以党建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党建的目的,不断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三是整合资源和力量,探索建立“将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点嵌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社区志愿服务点嵌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模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1+8+X”老年教育模式,提升教学品质,将“赋能”延伸。一是思想赋能。将新思想作为必修课、把党史国史作为基础课、把初心教育作为常修课,通过重点强化积极老龄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思想赋能。二是健康赋能。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开设了老年心理健康疏导、健康知识课堂、太极拳剑、花灯歌舞、瑜伽、柔力球等健身养身课程,为银龄健康高效赋能。三是文化赋能。开设书画、洞经器乐、葫芦丝等传统文化浓厚的教学班,成立乡村书画家协会、社区太极拳协会等基层文化队伍,推动老年教育服务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1+8+X”工作模式实施以来,老年教育赋能绚丽多彩的“夕阳红”,书写着一个个金色晚年故事,展示了银霞无限风采,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