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大理市根据广大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通过搭平台,建网络,抓载体,创品牌,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模式,打造文化养老品牌,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投其所好建平台,激发文化养老热情。根据老同志的需求和爱好,分别组建了市直机关老干部体育协会、大理市老干部诗书画小组、艺术团、京剧联谊会、云梦诗社5个老干部文化团体,为老同志搭建表达愿望心情、展示精神风貌、体现社会价值的平台,激发老同志对文化融入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老干部“文化养老”热情。2022年,5个老干部文化团体共吸纳成员350人。 二是抓住契机办活动,增加文化养老活力。紧跟时代主旋律,以党和国家的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为契机,组织老同志开展系列歌颂党、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社会主义等主题文化活动;定期组织老干部艺术团、学员志愿者队伍进乡镇进社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结对联谊;不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朗读沙龙、文艺汇演、文体比赛等活动,让老同志在文化养老中增加活力。2022年共开展25场次文化活动,1280名老同志参加。 三是因势制宜建阵地,打造文化养老品牌。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主体,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家门口”老年大学,探索提升全市54个分校、教学点办学水平,实现老年文化养老“硬”阵地广覆盖,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到老年大学丰富退休后的文化生活。以《老年教育》《老年知音》《金色时光》等期刊、《大理晚霞》《诗词集》等自办刊物和“苍洱银发大理市老干”“苍洱夕阳风采”微信公众号为“软”阵地,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挖掘本土文化,创作文学作品,定期进行出版刊登,积极传播正能量。2022年,各级期刊刊登离退休老干部文学作品近30件,总校、分校离退休老干部精心编排《海菜花》《八女投江》《过雪山草地》《映山红》《落叶化春泥》《红旗颂》等近20个广受欢迎红色歌舞短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