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王雨球:生命不止,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不变

2023-1-13 09:5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17| 评论: 0|来自: 玉环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王雨球,1931年11月21日出生,1952年参加公安工作,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期间,历任副所长、所长、副局长、县级巡视员。1992年1月退休。退休后,曾担任浙江玉环县(现玉环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一 ...

王雨球,1931年11月21日出生,1952年参加公安工作,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期间,历任副所长、所长、副局长、县级巡视员。1992年1月退休。退休后,曾担任浙江玉环县(现玉环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

腔热情稳定社会秩序

“人苦心不苦”。建国初期,社会治安相对混乱,偷渡、特务、土匪等经常破坏当地社会治安和经济文化建设,为了改善治安环境,年仅21岁的王雨球多次被抽调到楚门乡里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打击违法犯罪,王雨球每逢下乡总要自己扛着被褥找地方住,从不抱怨吃住环境,有时自己还没安顿下来,就走村串户进行摸底排查,核对涉嫌犯案人员。此外,他还经常三更半夜去山上搜寻特务、台风季在海上检查船只有无窝藏偷渡人员,乘船巡海需时刻警惕从披山、鸡山下来的土匪……上山下海对那个时候的王雨球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可他看上去却总有使不完的劲。

1955年,王雨球升任楚门派出所副所长,之后几年又任所长。在楚门派出所工作期间,王雨球带头破了不少案件,他总是说:“查案不能只看表面,人员的出身和工作表现都是表面的,我们要通过表面看内在,关键时还是要靠群众,真实情况只能从脚踏实地的走访中得来,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份细心倾注家园建设

在依靠大量走访群众破案的同时,王雨球觉得侦破过程中的“细心”也十分关键。那是1963年,他调到陈屿派出所工作,当时陈屿有人假造布票牟利。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凡事都离不开一个“票”字,此案的严重性不言而喻。通过前期摸排,犯罪嫌疑人身份已浮出水面,但缺少关键证据。当时,民兵队也好、乡里人员也好,几经搜查都没能找到证据。面对困境,王雨球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在那人家里反复进行搜查,细心的他连墙壁都一一用手敲过。结果,在房中的一个箱柜里,王雨球发现了猫腻。原来,犯罪嫌疑人改造过那箱柜,外观看来并无异常,其实内有夹层。就在那夹层中,王雨球发现了嫌疑人用来伪造布票的印章,这案子才最终得以告破。

这个案件的破获,王雨球总结道:“破案的过程就是我们生产‘产品’的过程,我们要有一颗工匠之心”。

一番初心激起人才“活水

文革结束后,王雨球被任命为玉环县公安局副局长。虽为局领导,他仍保持工作之初的激情和挚诚之心,哪里有事就去哪里。在楚门工作时,王雨球来局里开会,常常担着行李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担任副局长后,他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和生活中也没有给自己“特殊”的待遇。从局里回家同样要坐轮渡,翻山越岭到楚门。王雨球只有每周六回趟楚门的家,把家里一周的事情安排好,剩余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如果周六遇上值班或发生案件,就加班加点工作住局里不回家,往往一住就是几个月。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据王雨球回忆,那个年代,年轻人参加公安工作,大多是“半路出家”,对于公安专业知识和技术都比较欠缺。王雨球非常关心年轻人的成长,除了生活上尽力给予照顾外,还摸索“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自己也亲自带“徒弟”。

一股恒心绘就银发生辉

1992年3月,61岁的王雨球正式退休。同年,位于楚门的龟山公园开始建立。两年后,应退休老干部方秋泉等前辈之邀,王雨球开始参与龟山公园的日常维护。此后漫长的25年间,他一直守护着这块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锻炼的乐土。说起这么多年的工作,王雨球一再强调说:“自己虽然干了那么长时间,但只是跑前跑后牵牵头,老老实实管管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从二十弱冠之年入警,至花甲之年退休,从漩门湾渡轮到陆路步行,从骑自行车再到开三轮摩托车,数十年间,时间在变、环境在变、速度在变,但不变的是从警初心。在岗时,他用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退休后,直至耄耋之年,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命不止,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不变”的公安本色。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