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沂莒南县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不断强化组织凝聚、管理监督、激励关怀,以强化离退休干部“家门口一公里”政治、组织、服务、阵地建设为重点,组织老干部就近、就便、就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管理,发挥优势作用,助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社区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紧扣组织建设,建好“家门口”的党支部,融入社区党建“朋友圈”。制定《关于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社区党建相融合的实施意见》,围绕“有健全完善的党组织,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体系完备的工作制度,有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有务实有效的作用发挥,有持续稳定的工作保障”的工作总要求,创新“楼区+社团+老年大学”的支部建立模式,积极倡导党支部“多点、小班化”设置,重点在老干部集中居住的楼区,老干部经常活动的社团,老干部共同学习的社区老年大学建立党支部,目前,全县已建立“本色家园”党支部16个,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覆盖率达到100%,“党建·红枫驿站”6个,建立楼区党支部9个,社区老年大学、社团党支部12个。 二是紧扣政治引领,建好“家门口”微党校,融入社区教育“校友群”。以“七进七讲”活动为抓手,办好“家门口”的“微党校”,上好“家门口”的“思政课”,引导老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老干党支部与“微党校”相融合作为学习教育的主阵地。指导开展“五比五看”“银龄齐赞新时代、不忘初心跟党走”等系列主题活动。依托已建成的6所社区老年大学广泛开设思政课,用好“课前十分钟”组织学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并将党史知识等编印成册发至各支部。推动“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离退休干部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常态化。用好党建红枫驿站“小课堂”,利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引导党员学员进行“自助式”“点单式”学习,对年老体弱、身体不便的党员,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银龄伴读”活动。目前,已开展离退休干部宣讲团宣讲活动23次,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到支部、老年大学讲党课18次,覆盖离退休干部2000余人。 三是紧扣作用发挥,建好“家门口”先锋队,融入社区服务“同心圆”。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双报到”,主动融入城市社区党建大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优势作用。建立“党建+红色宣讲、党建+社区治理、党建+文化传承、党建+关心下一代”的模块化服务格局。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党性强、身体好、群众威望高、乐于奉献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联合城市社区、双报到单位成立12支常态化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到“敲门服务”“窗帘行动”“平安守护”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全县的工作大局。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党员干部精神风貌,依托社团组织、老年大学分校成立8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其中“德艺双馨艺术志愿服务队”开展专场演出16场,“笔润心田志愿服务队”送春联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累计为社区居民送出2万余幅春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点赞。 四是紧扣基本保障,建好“家门口”主阵地,融入社区生活“大家庭”。在老干部集中居住、经常活动、长期来往的地点,打造融合活动开展、教育培训、志愿服务、民意观察、作用发挥为一体的交流平台。将老干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在“家门口”。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保障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的要求,高标准打造了学苑、富民、赤眉山等6个城市社区老干党支部,协调学苑社区建成面积1000余平的高标准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内设党员教育室、支部会议室、社区纠纷调解室、老年大学分校、图书阅览室等12个功能性场所,所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党建服务发展的主阵地。利用遍布城市的社区小广场、市民活动中心,建设红色文化阵地,让老同志在锻炼身体、交流闲聊的空间里沐浴红色文化,接受党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