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凝聚老干部智慧力量,淄博桓台县以贯彻落实中办《意见》精神为抓手,持续巩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项目落地,创新打造“银领桓台”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推动老有所为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绘制品牌创建“路线图”。一是强化机制建设。印发《桓台县“银领桓台”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攻坚攀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总体要求、实施内容和组织保障措施,做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服务管理、制度保障整体规划,着力构建条块结合、覆盖城乡的老干部志愿服务网络。二是备足前期功课。成立“银领桓台”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攻坚攀升工程服务工作组,统一设计志愿服务标识、队旗、服装,确定志愿服务口号,做到服务标识、服务品牌、服务理念“三个统一”,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三是注重协同发力。发挥老干部志愿者协会、老干部书画学会、老体协等涉老社会组织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协会特色优势提前谋划部署志愿服务项目,实行队伍共建、活动联办、阵地共享,借助行业力量充分释放内部协同、上下贯通的银辉势能。 建立银领人才“蓄水池”。一是强势引才,配优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涉老部门、镇(街道)、老年社团组织等社会资源,围绕基层治理、医疗保障、教育教学、法制宣传等领域,组建“银辉初心”“银发仁心”“基层治理”等12支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近2500人,切实保障各领域人才队伍齐头并进、共同发力。二是精准聚才,积极嵌入信息化管理。依托全县社会信用平台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协同部门单位对志愿者个人基本情况、单位职务及所在团队等信息进行全面摸底采集,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银发人才”云端数据库,2043名老年志愿者实现入库管理。三是精心育才,丰富拓展多元培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县委党校讲师担任辅导员,选派11名宣讲骨干进行跟班学习,组织12名志愿者到马踏湖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进行实地帮带,以业务培训提升理论宣讲实效和志愿服务水平。 搭建银发生辉“大舞台”。一是志愿服务+基层治理。以实行“三联四进”“一网三联”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为契机,将老干部作用发挥嵌入社区(村居)网格“神经末梢”,各领域老同志开展疫情防控、家风传承、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450余次,全县680余名老同志上岗红色楼长、单元长,2042名农村长者主动参与村级事务。二是志愿服务+党性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心,充实老干部宣讲团队人员力量,组织“流动党校”宣讲团、“银辉初心”服务队、五老宣讲团等29名老干部开展“五进”宣讲35场,受众近1500人。系统开展“银龄展风采 奋进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 银领在行动”等活动,创作主题作品2500余个,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老同志近8000人次。三是志愿服务+信用银行。借助信用平台打造老干部志愿服务“信用银行”,创新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模式,合理设置13项定性、定量指标,登记志愿服务时长370小时,累计积分279分。丰富正向激励政策,新建1处老干部定点“信用超市”,社区、农村覆盖286家爱心超市,主动链接全县36个积分应用场景,真正实现老干部信用积分随时兑、随处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