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实现经济繁荣,但其代价是深陷“牢笼”动弹不得。众所周知,战后的日本被美国套上了枷锁,陷于美国给它编制的“牢笼”,这个枷锁或者“牢笼”就是日本的和平宪法。麦克阿瑟当年主持制定的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须“永久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力”。在和平宪法里,日本誓言“永不再战”。 安倍晋三的“涉钓”军事对策 然而,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渴望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不愿意永远活在战争失败的阴影里,他们厌倦了低头道歉和被追索赔偿,希望忘却加害者的记忆。这一幕与一战后德国人的心态如出一辙。一个与日耳曼一样“骄傲”的民族,被压制、被失败的屈辱感的刺激使他们夜不能寐,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们欲成为正常国家,但其言行却与日耳曼民族背道而驰。 昔日的占领者——美国实力的日渐衰弱让他们看到了摆脱桎梏和枷锁,重获自由的一线希望。但是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日本现在与美国反目,从双方实力对比来说实在为时尚早。从中日双方钓鱼岛之争中,他们看到了摘下战败国帽子的希望,于是,就利用钓鱼岛问题大做文章。由此,安倍晋三的钓鱼岛战略出笼了。 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日益收缩与穷途末路,日本窥见了自己的老大希望抓住一切救命稻草的急迫心态,就利用钓鱼岛问题步步紧逼,刻意刺激中国,与中国叫板,不惜发动一场战争,从而逼迫美国就范,最终把美国老板绑架在自己的战车上,使其帮助自己实现摆脱和平宪法,成为正常国家的终极目的。这才有了以安倍为首的一大批以恢复旧日“荣光”重振“帝国雄风”为毕生奋斗目标的民族主义分子。 从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挑衅动作来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涉钓”军事对策大致分为三步实施:第一步是使用海上保安厅这一准军事力量打头阵并全力把控局面;第二步是加快出动自卫队应对局部中低端武力冲突的准备;第三步是竭力确保冲突失控升级情况下的美军介入和驰援。与此同时,日本还以平时不断强化和展示日美军事同盟的有效性来威慑和吓阻中方动武并作为以上三个步骤实施的政策支持。 2013年4月17日,时值《马关条约》签订118周年国耻纪念日,中国海军编队正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日本海上自卫队迅速出动P-3C反潜巡逻机和驱逐舰在宫古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舰船进行跟踪和监视。下午,安倍晋三即放狠话称:“将在日本领海以及毗邻海域保持海上保安厅船只的24小时全天候巡航姿态,确保实效支配。”防卫相小野寺五典18日与冲绳县石垣市议会议长伊良皆会谈时,面对伊良皆“要对中国公务船采取坚决措施”的强硬要求,表示自卫队将努力加强警戒监视,使钓鱼岛周边海域的安全万无一失! 钓鱼岛争端,中日硬碰硬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底线一再被日本触碰。中方一再呼吁,“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也希望日本能够与我方相向而行。”尽管中方一再敦促其停止其挑衅行为,但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方在右翼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日因钓鱼岛争端危机日益深化。 安倍为了维持不稳定的支持率和拉拢右翼票仓,不顾中方口头和行动的警告,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发起新挑衅。据日本《产经新闻》2014年1月29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在制定“领空”遭外国飞机侵犯时的应对预案,其中规定自卫队飞机可强制进入钓鱼岛的中国军机迫降至冲绳机场,拘捕中国飞行员。预案显示,中国飞机在日本的机场着陆后,其飞行人员将被控“侵犯日本领空罪”,交予冲绳县警察处置。 日本频频挑衅,美国更是不断给予日本错误信号,迫使中方做出反制手段。一是海监巡航钓鱼岛,“常态化、透明化、全海域、值守型”的巡航模式日渐成型,意在打破日方所谓对钓鱼岛的“管辖权”或“控制权”。中方行为意在实现对钓鱼岛的常态化值守,也是威慑警告日本——对于日方加大钓鱼岛防卫、建立所谓“钓鱼岛专属队伍”,还有右翼分子欲借“申遗”登岛调查等行为,中方有足够的耐力、后盾与之比拼,有足够的反制手段可用。打破日本对钓鱼岛所谓“管辖权”,美国就没有“介入钓鱼岛问题、协防日本”的理由,这是中方更长远的战略意图。没有美国的背后力撑,日本跟中国玩不了多久。可以预见,在巩固海上控制权后,中方将视日美动态,在空中控制权和岛上控制权上展开试探性争夺。二是,海监更趋强势、主动的背后,是中国高层维护核心利益的坚定意志,还有解放军已充分做好打仗的思想和战备准备。 一条明确的战略主线条已经清晰:武力已经纳入中国解决钓鱼岛的关键,并随时准备在钓鱼岛展开军事斗争。2013年4月,中国8艘执法船相继进入钓鱼岛12海里执法,曾有40多架中国军机出现在钓鱼岛海域周边空域,且中方军机中多半为战斗机,包括中国空军新型战机苏-27和苏-30。中国出动40架军机在钓鱼岛上空护航,中国海监船的举动引起日本朝野地震。日本政府高官称:这是前所未闻的威胁。 不仅是在平时,就是在节假日期间,中国军队也没有放松警惕。2014年2月2日,中国海警2350、2166、2506公务船编队继续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香港《东方日报》2月2日报道,中日钓鱼岛主权和东海防空识别区争议趋白热化之际,日本战机更于甲午年大年初一趁中国举国欢度新春佳节之际,疑派出军机“贼佬试沙煲”擅闯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试探虚实,解放军东海舰队两架先进苏-30战机立即实弹升空拦截将其驱离。中方强调,中国的公务船和公务飞机赴钓鱼岛海域和空域进行正常巡航执法,是行使本国固有权利。如果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升级挑衅行动,中方必将坚决应对,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必须由日方承担。 中国官方通讯社的报道没有提及外国军机所属国家,但却罕有公布解放军四名机师的姓名,他们分别为任全胜、严军、耿艳飞和杨楠,并发布四张中国战机执行任务时的高清照片。报道篇首直指,“不闻鞭炮鸣响的欢畅声,惟闻箭在弦上的硝烟味”。《解放军报》披露,东海舰队的新型护卫舰“蚌埠号”,除夕亦出海巡逻。 《东方日报》指出,内地官方昨罕见公布多张高清照片和机师姓名等细节,虽未提及闯入的军机国籍,但直言东海硝烟味浓。而解放军少将罗援透露,闯入识别区的是日本战机。中国军方迅速公布事件,是要体现军方在假期仍处于战备状态,警示日本。 中国官方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海监巡航范围覆盖中国全部管辖海域。当年中国海监海上巡航262天,共计50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中国国家海洋局表示,2014年将强化中国在海上的常态化存在,继续巩固钓鱼岛等海域专项维权执法成果。 中国的钓鱼岛战略步骤应该是从2012年9月随着中国国产航母的正式入列而展开的,从目前所获得的成果来看,钓鱼岛的战略非常具有成效,解放军的持续大动作让一直以来非常稳固的美日联盟遭到了破裂。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正式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要求所有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机必须遵守其规定。但是,“五角大楼拒绝遵守中国规则!”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主动爆料,美军两架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在美国东部时间25日下午7时(北京时间26日上午8点)从关岛起飞,进入中国新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并且飞越中日有争议的东海岛屿。并且强调,“事前没有知会中国”。 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诱因是在于日本目前日益猖獗的右翼势力,而主观原因是因为美国对于整个亚太战略的调整;美日同盟在日本确定自己处于亚太地区的角色过程当中定位过头,且对自己的定位判断不清。 在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称钓鱼岛适合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基于此,乘势而动,不仅强势要求中方撤销东海防空识别区,而且狐假虎威,紧跟美国B-52闯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硬闯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天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狐假虎威地透露,“日本自卫队飞机在未通报中国的情况下进入了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禁止日本航空公司出示相关的飞行计划,认为此事美国方面必然会采取相关行动,同时中方也会做出让步。 但是日本方面打错了算盘。对于美日的小动作,中国方面的直接反应是试射了东风-41导弹以及巨浪-2导弹。一连贯的武器展示让美国对局势判断急转直下,“局势如此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美国让航空公司向中国报备了飞行计划。美国的这番决定让日本全面陷入被动局面,“安倍晋三是彻底被耍得跟猴儿一样”,有媒体如此评论。 无奈之下,日本政府只好收回成命。日本国土交通省称,尽管日本政府将坚持“不承认”的立场,但是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考虑,将允许日本各航空公司,在是否需要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的问题上自由作出选择。早前,日本政府信誓旦旦,绝不向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低头。日本国土交通省一度下令,国内航空公司不要向中国提交飞行计划,宣布中国设定防空识别区的措施无效。“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曾被视为“不负责任”与“不成熟”的安倍政权,很快就改变了初衷,不得不向现实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安倍主义”四处碰壁 国际场合,对中国实施围堵的“安倍主义”四处碰壁,安倍内心很“痛苦”;国内支持率屡屡下滑,安倍内心很“恼火”。日本共同社2013年12月实施的全国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47.6%,比11月急剧下降10.3%,这是2012年12月安倍内阁成立以来首次跌破50%。有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利用钓鱼岛和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不断制造紧张空气,不断使局势升温,这提醒我们要防止日本一些右翼铤而走险。 日本一边空喊所谓对话和“和平主义”口号,一边积极扩军备战,蓄意制造紧张,挑起战端。日本政府近日公布了新版防卫大纲中新设的水陆两栖机动部队的全貌,这支部队被外界视为未来夺岛作战的王牌。不仅如此,日本还计划在五年内将这支水陆两栖部队增加到现在的4倍。日本自卫队新设的水陆机动团将下设3个连队,在2018年之前,水陆机动团将在“西普连”基础上进行扩张重组,最终组建成约3000人规模。日本新闻网披露,海上自卫队已决定于2018年前,从美国引进一艘大型两栖攻击舰,以加强钓鱼岛和冲绳附近西南诸岛的防卫力量。报道指,该舰参照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能搭载超过30架各类直升机和战机,以及超过2200名官兵。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认为,中日之间有可能演变一场有限的冷战,或者说是准冷战。 只要回顾一下日方的言行,就不难发现,安倍政权给自己贴上“积极和平主义”的标签,离事实有多遥远。 出尔反尔、言不由衷、虚伪狂妄,这些恐怕是更能描绘安倍政权一年多来的言行。这一年多来,安倍政权坚持错误历史观,颠倒历史是非,在钓鱼岛问题上拒不承认中日搁置争议的共识,处心积虑地企图加强对钓鱼岛的所谓“治权”。一年多来,安倍欲突破岛国“狭隘思维”,显示他的“战略思维”,搞“战略性外交”,设想所谓“民主安全菱形”战略,声称一个复兴的日本将在亚洲扮演更积极的领导角色。 安倍政权释放出的鹰派思潮以及围绕钓鱼岛与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之争的种种做法,其实质是在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它必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安倍晋三的钓鱼岛战略注定是要失败的。有识之士指出,如果安倍一意孤行,继续向中国挑衅,继续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无疑是在玩火,且后果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