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密市关工委联合醴泉街道西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基层社区治理实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论语》中“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人、相聚为伴”的思想理念,在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试点打造“五老”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品牌项目“德邻客厅”,并在全市城乡社区复制推广。项目建设以来,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诉求解决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 “德邻客厅”品牌项目,涵盖“好人工作室”“德邻管家”“百姓学堂”“雷锋益站”等多个功能版块,让社区居民遇事有了“提问”的地方,学习有了“进修”的地方,感情有了“抒发”的地方,让好人效应引领风尚,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创新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向善向好。 一、“好人工作室”调处纠纷,办好群众“微实事” “德邻客厅”采用“好人+志愿者”的“好人工作室”模式,旨在发挥“身边好人”示范表率作用,助力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高密市西关社区聘请“全国文明家庭”吴宗海尉迟衍玲夫妇、“潍坊好人”田立秀、心理协会老专家赵升明等69名“五老”志愿者轮流做客“德邻客厅”,提供妇女儿童权益维护、问题诉求调处等近30项服务。 二、“德邻管家”巡访一线,满足群众“微心愿” “德邻管家”整合机关、社区工作力量,实行“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步巡工作法,让居民心里话有人听、期盼事有人办、遇到困难有人帮,努力把问题矛盾解决在一线,把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高密市西关社区“德邻管家”先后巡查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风险隐患133个,化解智障居民养老救助、聋哑残疾人就业帮扶、物业纠纷等283件,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三、“百姓学堂”讲好故事,做到群众“微收获” 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密的生动实践故事,占领社区群众思想意识形态阵地,高密市关工委深度融合教育、医疗、文旅等多方资源力量,打造起覆盖城乡社区的“百姓学堂”,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米”。截止目前,全市共开展养生保健、法律普及、未成年人保护、非遗传承等“百姓学堂”授课600余场,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 四、“雷锋益站”引领风尚,实现群众“微幸福” “雷锋益站”在给社区群众提供帮助的同时,不断壮大发展志愿服务队伍。高密市康庄社区由“身边好人”带动组建的志愿服务队10多支。近千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带动辖区近万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达到了“一个好人带动培养一批好人、社区居民人人争做好人”的社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