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靶向“三聚焦”夯实“三强化”,着力提升全区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效。 一、聚焦政治建设争先引领,强化理论武装,让“银领”先锋“向上”更“向党” 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引导老同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组织老同志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11次,参与老同志28700余人次。充分发挥老干部党校、活动中心等主阵地作用,举办学习会45场、专题辅导36场、座谈研讨67场、主题党日活动105场,受众达13500余人次。突出政治领航。采取专题辅导、集中培训、开展“初心故事会”“理论热点面对面”座谈讨论等方式,教育引导老同志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治忠诚;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好“三会一课”、过“政治生日”等,开展“网聚正能量”活动,不断提高老同志“政治三力”,做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者,抓好政治担当;开展廉政党课、“我的家风故事”主题活动和“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严格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确保政治自律守红线。抓实思想建设。组织全区81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分别到“红客厅”和通东红色记忆馆等5个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点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活动,参与老同志7900余人次,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心中有话对党说”活动和“建言党的二十大”专题调研,收到老同志感言157条、调研报告96篇。举办荣退仪式。为1512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引导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二、聚焦组织指导争先进阶,强化基层基础,让“银晖”支部建设“有形”更“有效” 推动基础建设上台阶。建成区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馆,打造“党建+老年教育”学习教育模块,推出“孝乐东洲”党建线上阵地和学习平台。做实标准示范立标杆。新建党总支2个、党支部4个,完成新建支部达标26个。打造“夕会厅”“银领荟”“夕韵堂”“夕悦莲”等江海银发先锋驿站,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向基层“有效”延伸。创建1个省级、2个市级、3个区级“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推送的《传承“知青愿”当好“银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在“江苏老干部”微信公众号上展播。推进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定点联系教体局、人社局等多家单位,依托“钉钉”开展“云学习+云会议”。深耕党建品牌促引领。打造“张謇故里夕阳红”工委品牌,申报38个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深化“张謇故里夕阳红”“银耀东洲”“东洲银邻”品牌体系建设,营造浓郁的党建品牌文化氛围,引领老同志们银心向党、向上向善。报送的“老干部‘365’党建”品牌项目入选“赓续荣光·江苏老干部工作40年”优秀宣传项目。 三、聚焦价值彰显争先创优,强化融合推进,让“银耀”工程“生辉”更“增辉” 做好“融合”统筹。坚持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格局、老同志发挥作用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之中,在拓宽发挥作用途径上持续用力,以“小切口”展现大作为,实现“关系在单位,管理在支部,作用在社会”。彰显“银龄”价值。2100余名老干部志愿者参与“银龄引领”行动,实施志愿服务项目26个、活动130多场次,服务群众达2.3万余人次。“银发援陕铺就乡村振兴‘阳光路’”“寻访烈士村镇里的红色印记”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库。首批入库“银发人才”187人,分类组建医疗、农业、法律8类“银发人才”队伍。2名老同志获评全市最美志愿服务者,区老科协助企创新服务工作队、“夕阳红”打卡红色“新地标”分别获评全市最美志愿服务团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释放“银学”动能。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开展文化类讲座90余场次,让老同志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凝聚释放正能量。组织13名离退休干部成立老干部宣讲团,深入各单位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70多场次,受众达600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