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双”工程 积蓄离退休干部社团党建新动能 宁阳县委老干部局、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近年来,宁阳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遵循新时期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内在规律,借机借势借力,大力实施“四双”工程,为老干部社团提效力、添动力、增活力、聚合力,不断积蓄离退休干部社团党建新动能。 一、工作动因 离退休干部社团是离退休干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在引导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增添正能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双”工程,是我们全面分析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融入“大党建”新格局,全力推进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社团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 一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据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无盲区无死角,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必然也要纳入其中。离退休干部居住社区化、活动社团化趋势,已然成为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全新课题。 二是满足离退休干部组织归属的需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覆盖、党建阵地建设、党组织活动等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离退休干部党员渴望组织温暖、组织生活的需求。以党建带社团建设,以社团建设促党建,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提供就近、便捷、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深度融入大党建的需要。社区党建工作需要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资源联合共享、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离退休干部有融入和服务社区的意愿、有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势和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社团党建,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成为社区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成为推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社区党建、融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大局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双推选”提效力。一是推选离退休干部党员进社区。各街道党工委、社区网格支部和县老年大学开展摸底调查,详细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居住社区、隶属网格支部等信息。推选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党建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进入社区网格党支部担任支部成员或党建指导员。目前,有81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了社区网格党支部成员或党建工作指导员,离退休干部党员成为社区网格党建中坚力量。二是推选离退休干部党员办社团。街道党工委在对社区网格现有场所、社区离退休干部组成及活动意愿等进行综合评定基础上,依托社区网格党支部,推选、鼓励在网格支部任职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领办、创办志愿服务团、关工委等社团组织。将新建社团纳入全县老干部志愿服务“大盘子”,多方支持引导,让社团借势开花、遍地结果。 离退休干部党员创办金阳网格党支部老干部志愿团 (二)坚持“双引领”添动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举办全县老干部工作者培训班,对全县离退休干部社团党组织成员全部进行轮训,引导各社团把握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内涵,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举办主题读书班、主题演讲、专题座谈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离退休干部各社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自撰讲义、自编教材、自当讲师等方式,组织老同志学习政治理论。奉阁志愿团将每月9日作为党课日,通过集中上课、理论研讨、交流心得等方式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文庙社区老干部服务团将每月15日作为学习日,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被评选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优秀活动日”。二是强化文化引领。以书画摄影、文艺汇演、诗文创作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夸夸大美宁阳、助力发展家乡”等主题活动。各社团牢固树立文化养老、文化兴老、文化惠老理念,开设诗词、戏曲、书画、养生保健、网络信息等专业课程,开展琴棋诗书画作品征集、竞赛、展示等文化活动,深化文化学习、文化娱乐、文化服务、文化交流,让老干部乐享生活。奉阁志愿团建立书香阅览室,组织党员群众每周两次集体阅读学习,培养党员群众“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奉阁志愿团党支部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暨颁发党徽仪式 (三)坚持“双培养”增活力。一是建立老年人才库。畅通老年人才储备渠道,把退休的和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等作为储备对象,纳入全县老年人才库管理,实现全县老年人才资源共享。同时,畅通社会渠道、自荐渠道等,组织各社团积极吸纳合适的老年人才。奉阁志愿团被命名为“泰山老年人才服务中心宁阳县奉阁工作站”,近年来吸引众多老年人才加入,夕阳美、夕阳乐等老年服务队已达12个。二是实施递进培养。采取“把党员培养成社团组织骨干,把社团组织骨干培育成党员”的方式,引导各社团培养选拔后备骨干力量。组织社团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等主题活动,引导老党员履行党员承诺、自觉接受监督、争当先锋模范。指导社团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组织老党员与非党老同志结对子,引导非党老同志同心向党、永跟党走。 (四)坚持“双促进”聚合力。一是促进规范管理。大力推树志愿团先进典型,通过走进志愿团参观学习、邀请典型进社团作报告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定期开展“最美老干部”评选等活动,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开展社团党组织示范化创建,引导他们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生活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指导社团健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十佳党员”“十优团员”等评选活动,激励党员团员积极向上,自觉接受管理。二是促进作用发挥。组织各社团党支部紧密结合党委政府所需、老干部所能,开展正能量活动。2019年,组织老科协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服务活动40余场次,受益群众7200余人次。“老司法”开展法治宣讲13场次,调解民事纠纷450余起,办理法律援助80余起。老科协建筑专业委员会协助主管部门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15起,涉及农民工人数1793人,为农民工讨回工资3691.39万元。组织社团自编自演《不忘党恩永跟党走》等文艺节目,宣传党的好政策。组织“五老”志愿者“走出去”为孩子们讲故事作报告50余场、演出20余场,“请进来”开展同读书共绘画等老少携手活动10余场。涌现出了甘做学生心灵知音的退休教师赵广田,矢志剪纸非遗传承的退休教师韩运水,卖馒头钱捐助乡村振兴的退休干部林庆代,社区“大管家”殷现德等一批先进典型。 三、初步成效 (一)离退休干部社团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带头创社团、主动找社团、积极加社团已蔚然成风,社团成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新家”。同步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金阳网格党支部委员陈尔堂牵头组建起20余人的金阳社区老干部志愿团,县级老领导董先祥创办机关南院老干部志愿团。建立县老年大学书香老人协会、台球协会、摄影研究会、关工委等20多个兴趣班组和社团组织。目前,全县离退休干部社团已发展到45个。 (二)离退休干部社团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广大社团组织借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模式,自主开展文体健身、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和关心下一代等活动,焕发了别样生机和活力。社团成为老干部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永跟党的加油站,吸引凝聚了一大批老同志主动向组织靠拢。奉阁志愿团骨干、70多岁的李桂芹老人被吸收为预备党员。这一成功入党案例在全县离退休干部中产生热烈反响,40余名非党老同志成为志愿团骨干,递交入党申请的已达10人。 (三)离退休干部社团组织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积极培树的离退休干部社团典型——奉阁志愿团,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卫视、齐鲁先锋、大众日报、泰安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其先进事迹,众多社会团体和个人被吸引到志愿团组织中,志愿团成员由原来不到200人增加到400多人,吸纳分团5个。县老科协党支部被泰安市委表彰为“泰山先锋”红旗党支部,在2019年全省老科协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吸引了一批有技术、身体好、愿意干的老科技人员加入协会,全县老科协会员人数达到693名。县老体协带领支部党员、协会骨干开展“太极拳进乡村”活动,推广规模发展到“行政村十人、管理区一百人、乡镇一千人、全县一万人”,被作为县级典型在全省推广。 四、经验启示 (一)融入基层党建“大盘子”。将离退休干部社团党建纳入基层党建大局,单位、街道、社区共同管理,共享场所、设备和人才等资源,实现“大党建”引领下“建”“管”“用”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社团建设水平。 (二)推动党建“嵌入式”引领。以离退休干部社团为纽带,以社团党建为引领,让社团在社区生根发芽,将社团自治管理融入社区公共管理,将社团活动嵌入社区治理、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嵌入关心下一代,才能打造老同志正能量凝聚和传播的平台载体。 (三)打通组织建设“内循环”。培育社团骨干成为党员或者吸纳党员作为社团骨干,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社团管理服务重要作用,打通社团组织建设中的内循环,逐步形成“培育、吸纳、带动”的新型社团党建融合发展机制,才能激发社团组织生命力和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