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2022-11-15 17:32|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1026| 评论: 0|原作者: 东营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摘要: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东营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近年来,东营市着眼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员“四就近”长效机制,以社区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和党员转接组织关系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 ...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东营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近年来,东营市着眼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员“四就近”长效机制,以社区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和党员转接组织关系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实现了老干部服务管理和城市基层治理的双提升。

一、工作动因

城市社区是干部离退休后生活的基本空间,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中办发〔20163号和鲁办发〔201637号文件都提出,要健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社区平台,探索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制和方式。

截至目前,东营市共有离退休干部1.8万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337个,党员1.04万名,其中76%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88%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分布在城区。工作推进中,遇到一些突出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离退休干部顾虑多。多数老同志单位情结深厚,认为退休后仍是组织的人,担心到社区后“人走茶凉”,原单位“撒手不管”;有的觉得社区党员背景各异、结构复杂,自己很难融入其中;有的担心社区管得过多过严,影响自由,有抵触情绪。二是原单位服务管理跟不上。个别单位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到位,对相关政策规定把握不准,在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特别是转接关系后,有甩包袱思想,相关服务管理措施不配套,该落实的待遇落实不到位,导致有的老同志处于组织断线、管理断档、服务缺位的状态。三是社区承接能力弱。有的社区负责同志担心,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工作范畴会增加额外负担;社区普遍人手少、任务重、经费紧张,用于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资源十分有限;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与老同志需求不适应,学习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缺少吸引力,致使老同志对社区认同感不强,融入社区、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组织推动社区吸引双向发力引导干部退休后积极主动到社区报到、在社区活动,使离退休干部全方位融入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深度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引领,推动自觉自愿向社区融入。一是抓好思想动员。面向所有退休干部开展“开一次座谈会、过一次组织生活、送一封慰问信、留一句祝福语、领一个微志愿”“五个一”活动,组织干部光荣退休。座谈会上,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与新退休干部“双谈话”,作出服务管理机制和各项待遇“两不变”服务承诺,切实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老干部工作部门送上《致退休干部的一封信》,社区党组织提供志愿服务项目清单,鼓励到居住社区参加学习活动、发挥优势作用。二是稳妥转接关系出台“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实施意见,推动以河口区为试点,制定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办法,明确各方职责、具体程序和服务管理规定从制度层面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统一转入居住社区。目前,除在当地没有住房、长期在外生活的以外,河口区共有505名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转接组织关系,做到了应转尽转。其他县区也立足实际,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社区。三是全面有序衔接原单位安排专人负责,送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并做好后续工作。社区党组织做好接收登记,完善各项基础台账,做到基本情况、爱好特长、活动意向等“六个清楚”。到社区报到后,社区党组织逐人上门走访,介绍党组织情况、学习活动安排、发挥作用平台等,详细了解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帮助离退休干部更快融入社区,参与和支持社区工作。

(二)坚持党建先行,推动组织和工作向社区覆盖。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根据所辖党员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活动意向等情况,组建城市社区功能型党组织。河口区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编入7个社区的50个特色党支部,形成以“关爱”“永康”“法援”等特色品牌为支撑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党组织建立后,同步成立老干部社团、志愿服务组织,实行负责人交叉任职,把非党离退休干部和社区老年人组织凝聚起来。目前,已有6100名老同志加入各类老干部社团、协会组织,具备条件的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二是加强阵地建设。突出政治氛围、老干部工作和党建元素,对社区学习活动场所普遍进行了改造提升,推动建立36处共享式党建活动站点,切实满足了离退休干部就近活动需要。在市、县(区)中心城区各社区成立五老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1名主任和10名志愿者,常年开展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爱心帮扶活动。协调资金260元,扶持建设70社区四点半学校,为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场所。三是丰富党建活动。整合社区党性教育资源,设立49所“初心学堂”,定期组织老党员讲“微党课”、谈“微分享”,发挥传帮带作用。社区老年大学全部成立党组织,开展“微心语”展示、经典诵读、红色记忆巡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加强红色校园建设。垦利区开展“本色家园母亲河”党支部创建活动,利津县探索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6+X”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参与热情、提振了精气神。

 

河安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党员讲微党课

 

(三)整合资源力量,推动服务保障向社区延伸。一是强化联动配合。选聘8位正县级老干部工作联络员,每年集中开展两次调研督导,确保原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及时为老同志解决困难问题。各县区、街道党()委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按照每年不低于6000标准列支党组织工作经费、每月最高600元标准落实书记补助。广饶县建立“双向服务、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原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同解决经费、人手不足问题,形成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合力。二是用心用情服务。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1.8%,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对空巢独居、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等有特殊困难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每月不低于200元、时长不少于12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东营区着力打造“智慧居家养老示范社区”,采取网格员包片、安装“一键通”、建立微信群等办法,确保老干部有需求15分钟内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活跃社区文化。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处老年学校、一处文体活动室、一处图书阅览室、一处室外活动场所、一处综合宣传栏),在38个条件成熟的社区设立了教学点,全部实行免费入学,更多老同志实现了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推动各社区组建广场舞、太极、腰鼓等老年文体团队,举办社区文化汇、趣味运动会、金婚庆典等活动,为社区老年人搭起融洽关系、展示自我的舞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各级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社区文艺巡演82场,吸引4万余名居民到场观看。

 

社区家庭医生向老同志介绍疾病防控知识

 

(四)搭建平台载体,推动作用发挥向社区聚焦。一是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推行城市社区“居站分设”管理模式,1278名老干部在社区居委会任职,为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渠道。发动老干部积极参与“1+3+N”网格管理体系,1是一名专职网格员,3是由行政执法人员、网格志愿者、楼道长组成的三支队伍,N是由老党员老干部等担任网格协管员,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建立五老志愿者人才库,依托特色党支部、老干部社团,组建106支社区“金秋增辉”志愿服务队,在做好身边事、服务周围人中发挥正能量,231人被认证为星级志愿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758名老同志通过捐款捐物、参与社区防控、创作文艺作品等形式,为打赢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力量。三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市186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关工委组织,常态化开展宣讲教育、“点亮微心愿”、爱心护学等活动,每年救助贫困学生2800余人、护学2300万人次、受教育青少年4.15万人次20194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东营市调研,对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河口区民政局原局长、河宁社区党委第一书记王玉清被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三、取得成效

(一)提升了老干部工作满意度。通过强化党建统领带动作用,推动老干部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在不削弱原单位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使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奉献社会的同时,在“熟人社会”中有了更多归属感和获得感,提升了离退休干部的幸福指数,测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5%以上。

(二)促进了社区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凝聚思想共识、整合资源力量,实现组织建、活动联办、保障联动,打破了相关各方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的壁垒和隔阂,促进了社区管理功能优化服务品质升级,吸引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主动走出单位小圈子,融社区大社会

激发了城市基层治理活力。通过在社区建立特色党支部、老干部社团、志愿者协会等把离退休干部用组织吸纳起来,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对接,构建起多元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治理的短板不足,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配合打造起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东营样板”。

经验启示

以老同志满意为根本,精准有效服务。只有坚持以老同志为中心,把老同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搞好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才能得到老同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当老同志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社区的吸引,融入社区、发挥作用将逐步由外部推动成为主动需求。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稳妥推进。着眼解决离退休干部顾虑多、单位服务管理跟不上、社区承接能力弱等问题,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服务管理模式,在服务理念、工作机制、方法手段上实现与时俱进。要充分考虑老同志的接受程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工作,使老同志逐步认同、自觉自愿接受社区服务管理。

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强化平台建设。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充分整合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使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为老同志学习活动、服务管理、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支撑,实现老干部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