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青岛市委老干部局聚焦作风能力建设,践行“严真细实快”作风要求,引领全系统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着力锻造“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高素质干部队伍,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送亲情,聚合力、增效能,在用心用情服务老干部中践行价值理念、彰显责任担当、展现良好形象,为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取得良好成效。 精心组织强动力。锚定“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聚焦抓重点抓创新抓攻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印发了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推进表,强化措施落实落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局动员大会,深入发动,领任务、定指标,抓好责任落实,激发“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精神,推动老干部工作勇于在全市争进位、在全省争第一、在全国争一流。 纵深推进促发展。一是组织“大学习”。重点做到“三结合”:结合改进作风强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提振精神创新突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推动本职工作争一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局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开展集体学习或交流研讨,局班子成员、各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分别讲党课。创新举办系列“老干部工作者大讲堂”,每月举办1次,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和部门领导专题授课。二是开展4月“集中调研月”活动,围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老干部作用发挥、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34次,组织座谈交流11次,形成“事要解决”项目清单17项。三是进行“大讨论”。集中组织开展“牢记嘱托·建功有我”和“当龙头 作表率 开新局”大讨论,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发言,总结梳理各项工作推进情况,查找问题不足,认真剖析思想根源,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四是推进“大治理”。各处室单位聚焦“精神状态”“群众观念”“责任担当”“工作落实”四个方面,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了工作台账,逐一推动落实。 搭建平台提效能。一是建立健全改革创新提升机制,在全局建立年度创新课题项目化推进机制,通过课题开题、年中调度、年底答辩,抓好9个创新课题和5个改革创新项目。在全市组织创新案例评选,全市各级提报42个典型案例,采取打分制,强化激励表彰,带动全系统深化改革创新。每月征集“金点子”,提报的改革创新建议被市委改革办采纳。二是搭建“互学互比”平台,每季度开展“处长擂台”,亮一亮业务表,晒一晒成绩单,现场测评,排名激励,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完善“11360”督查机制,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小结、一季一盘点、半年一报告、一年一归零”,局主要领导督导,班子成员点评,倒逼赶速度、提绩效、补短板,山东省委老干部局主要负责同志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服务大局见行动。一是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活动,拍摄“老干部大讲堂”11期,编发“每月一讲”网络课堂课件61讲,线上举办老干部摄影展,书画展等活动13项。举办荣休活动220余场次,1600余名退休干部参与,建立活动学习基地20处,新增22处老干部驿站,选树培育标兵站10处。二是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和组织功能,创建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探索“四就近”服务管理模式,全市4万余名老干部到居住地报到。以市委名义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指导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发展。三是离退休干部服务更加精准。健全完善离休干部“一人一策”服务长效机制,深化“一对一”“六必访”、困难帮扶等措施,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就医绿色通道、就医联网结算等。强化数字赋能,改进优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功能,打造网上商城、惠生活等板块。聚焦老干部“急难愁盼”选题,推动落实17项实事项目。四是老干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组织老同志开展红色宣讲,传承红色基因,百名“全环境”立德树人“五老”宣讲团线上线下宣讲986场次。新建1个“6020”现代科技体验馆、3个“6020”创客空间,引进落地高科技项目5个,注册资本1.6亿元。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开展“爱家乡爱青岛”主题活动,引导老干部助力社区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建成爱心小屋147间,为400名困境青少年举办成长立志营,对100名“五失”困境儿童进行了关爱救助。五是在基层抗疫一线彰显过硬作风。积极响应市委号召,闻令而动,下沉街道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全员核算检测和现场秩序维护、电话回访等任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深受基层和群众好评,展现了老干部工作者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