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四融入” 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 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齐河县委老干部局、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近年来,齐河县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城市小区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助力基层治理的主阵地,着力构建以小区实体化党组织为引领,工作有形有效、作用充分发挥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与离退休干部党建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背景动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结构趋于多元、群众诉求复杂多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尤其是社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面临着诸多繁杂的社会治理难题,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社区力量配置不到位、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社区抓社区、单位抓单位”的党建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齐河县共有离退休干部7128人,其中离休60人、退休7068人,党员4914人,占到全县党员总数的13.8%。离退休干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后,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更好地参与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打破单位体制、行政隶属的束缚和壁垒,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城市小区党组织,就近就便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生活全覆盖,多形式、多渠道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作用,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小区党建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小区党支部实体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居民小区(网格)党组织建设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居民小区(网格)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坚持基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两个不变”,鼓励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小区,并优先从“五老”群体党员中选任小区党组织书记、委员,打消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顾虑,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同时,积极探索退休干部党员自愿转接党组织关系的有效途径,推行“荣退+转接”模式,荣退仪式上由原单位出具党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社区现场接收,实现“退休即转”无缝衔接。 (二)强化正向引导,将银龄力量融入小区治理组织体系。围绕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制发了《关于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桑榆力量的倡议书》,积极动员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组织建设,助力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在全县179个小区党支部中,有91名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占到51%;担任党支部班子成员的445人,占比52.9%。另有800多名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楼宇党小组长、楼道党建联络员。围绕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注重挖掘有热心、有爱心、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同志,支持他们领办创建志愿服务组织,先后推出“爱心剪吧”“便民修吧”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品牌,其中在小区设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做法,山东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多个小区党支部成立了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防控政策宣传、小区执勤点值守等工作,有效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
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小区疫情防控值守
(三)强化平台支撑,将活动阵地融入小区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共建共享,依托小区“红齐驿站”,开辟“红齐剪吧”“红齐康吧”等一系列服务空间,为老同志服务社区提供便利条件。对办公条件受限的小区党支部,在每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资打造一处“银领之家”,作为党员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固定场所;并完善图书阅览、日间照料等功能设施,建成集“党建活动、作用发挥、服务保障、文化养老”于一体的社区“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同时,将县老年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向小区延伸,成立老年大学小区分校,通过“互联网+课程”模式,与县老年大学实现一体化同步教学,满足了更多老年人教育需求。
绿城小区志愿者开展服务
(四)强化政策激励,将基础投入融入小区运行保障体系。经费保障上,在严格落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制度基础上,对以离退休干部党员为主体的小区党支部,每个党支部配套不少于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党支部书记按照“基础+绩效”核定报酬补贴,激励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人文保障上,实施“服务提质”工程,出台《精准服务老干部十项措施》,深化“一对一”联系关怀机制,将感情和责任融入服务保障各环节,引导离退休干部始终感党恩跟党走。 三、初步成效 (一)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通过实施“四融入”,离退休干部党员走出单位“小圈子”,融入社区“大社会”,积极参与城市社区社会治理,解决了一大批物业纠纷、邻里矛盾、民生救助、文化惠民等问题,实现了服务力量的有效集中,切实提高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 (二)有效释放了离退休干部党员正能量。通过实施“四融入”,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有主题、有内容、有载体、有成效,真正体现了党委有号召、居民有需求、社会有要求、离退休干部有行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有效实现了社区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实施“四融入”,打破单位和社区之间的壁垒和隔阂,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互联,凝聚思想共识,加强组织衔接,实现了社会功能有机整合。 四、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不是大局但牵动大局。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理清思路,抓准切入点,以思路和机制创新引领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必须着眼于解决离退休干部顾虑多、组织管理不顺畅等问题,积极在优化组织设置、强化阵地建设、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 (三)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开放融合。阵地受限是制约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学习、发挥作用的一大瓶颈,只有秉承“开放融合共享”理念,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小区资源,融入更多离退休干部元素,才能更好地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治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