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联建 开放共享 聚力打造“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党建新阵地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近年来,泰安市积极践行“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以建设“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党建新阵地为切入点,整合阵地资源融合联建,建立长效机制开放共享,聚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动因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近年来,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普遍存在场所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党建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泰安市创新工作思路,实施阵地提升行动,整合阵地资源,共建共管共享,聚力打造“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党建新阵地,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就近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搭建新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抓住“建”这个基础,实施联建共享行动。一是打造党员驿站,让老同志“学习有课堂”。制定“五有”标准,推进在社区、集中活动场所等领域融合联建党员驿站,解决老同志“走进来”开展学习教育难的问题。目前,全市单独建立活动场所254处,与其他党组织联建共用347处,挂牌命名“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标准化党员驿站53个,基本实现了离退休干部集中活动区域全覆盖。二是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让老同志“活动有场所”。整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基地等资源,建设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挂牌命名“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63个,解决老同志“走出去”开展活动难的问题。全市利用泰安第一党支部展室、陆房红色教育基地、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万里故居)等革命历史资源,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增强了老同志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打造老党员品牌工作室,让老同志“作为有舞台”。明确“八有”创建标准,拓展“支部+站室+团队”工作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泰山金秋”老党员品牌工作室。充分发挥老党员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刘欣工作室”“心桥老党员工作驿站”,以老党员品牌工作室为依托助力社区基层红色物业、网格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新泰市新汶街道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二)抓住“管”这个关键,实施规范提升行动。一是完善阵地规章制度。健全完善集中学习、定期活动、协商议事等各项制度,为党建场所配备必要的桌椅、橱柜、电脑、投影仪等设施。订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参考》《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读物,依托离退休干部讲堂、社区课堂等,满足老党员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需求。二是建立预约服务机制。与党建阵地达成共享协议,选派党建指导员负责日常协调,建立党建阵地数据库,印制阵地联系手册,设计网上阵地电子地图和导航功能,打造信息化预约服务平台。新泰市建立党建信息化指导中心,打造“指尖上的党建阵地”,灵活组织老同志开展活动。近年来,全市各级利用网上党建平台开展党建活动近9300余次。三是实行奖惩激励机制。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星级评选活动,将党建阵地建设情况作为星级党支部评选的核心要素,实行分档分级评选。对优秀党建阵地进行评选激励,挂牌命名一批“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泰山区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点创评活动,每年评树10个示范点,发放奖补经费,通过“1+N”联建帮带,有力激发了基层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泰山金秋”离退休干部党员驿站和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分布示意图
(三)抓住“用”这个根本,实施金秋赋能行动。一是丰富阵地活动内容。围绕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组织开展“助力和美泰安建设”“助力社区治理、老干部在行动”为主题的党建系列活动。深化“泰山金秋”品牌建设,组建“泰山红叶”“夕阳美”“东原情”等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650余支,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拓展阵地平台功能。依托“泰山金秋”党员驿站开设离退休干部社区课堂,建立教师资源数据库,推出菜单式教学,吸引更多老党员老同志参与进来。依托阵地举办报告会、读书班、流动党课等1500余场,参加活动的老同志2.3万余人次。在徂徕山武装起义旧址、大汶口红色教育基地等设立21所“金秋讲堂”,组织老同志讲述红色故事110余场。三是突出主题党日活动特色化。充分发挥共享基地党性教育功能,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泰山夕阳红·绿水青山行”“光荣在党五十年”等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红色宣讲、传唱红色歌曲、志愿服务行、党史知识竞赛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等“规定动作”和诵读党章、党性体检、政治生日会等“自选动作”,增强活动实效。目前各级共享基地累计承办主题党日活动1200余次。
市委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老党员到党员驿站开展主题党日
三、初步成效 (一)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市建立共享式党员驿站53个,主题党日活动共享基地63个,改建提升38个党建活动阵地。截至目前,共有50余个单位党组织和1万余名老党员与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达成协议,对接到党建阵地经常性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缺乏场所的问题。 (二)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党建阵地提升行动,广大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习活动、发挥作用有了新平台,荣誉感责任感不断增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依托党建阵地开展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活动8500余次,建言献策500余条。组织“本色宣讲团”开展政策宣讲300余场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 (三)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通过融合联建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建阵地,提升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有效凝聚起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调研发现,有95%以上的党支部能够坚持每月到党建阵地开展活动,党建阵地真正成为了党组织团结凝聚老同志的本色家园。 四、经验启示 (一)打造党建新阵地,必须坚持“开放融合共享”理念。面对原有党建阵地少、老同志居住分散、老龄化严重等现实情况,必须整合社区、集中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实现对老同志的融合开放、资源共享,方便老同志就近就便开展学习活动。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运用网上党支部等信息化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云党课、网上交流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活动便利化。 (二)打造党建新阵地,必须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结合老同志兴趣和特点,建立健全阵地制度体系,提升阵地建设标准,规范阵地活动流程,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创新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不断满足老同志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提升党建阵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实现党建活动阵地规范高效运转和长期发挥作用。 (三)打造党建新阵地,必须注重党建品牌的打造提升。要突出品牌化引领,以工作创新推动党建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提升党建阵地建设水平。坚持以建设品牌化党建阵地为切入点,深化打造“泰山金秋”“泰山红叶”“星耀桃都”“宁聚夕阳红”等系列党建品牌,形成以品牌引领工作开展、以品牌展示工作成效的良好党建工作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