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化”建设 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2022-11-15 16:56|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818| 评论: 0|原作者: 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

摘要: 推进“四化”建设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以建设“本色家园”为目标,以文化养老平台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四化” ...

推进“四化”建设

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

 

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以建设“本色家园”为目标,以文化养老平台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大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动了基层离退休干部工作与社区工作共享互促,构建了融合式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工作动因

舜华社区位于济南市千佛山南麓,为新建在建纯居住型社区,已入住居民4万余人,其中离退休老同志8300余人。经过调查,辖区人员结构呈现“三多一化”特点,即省直单位宿舍多,离退休老同志多,老干部优势资源多,老干部需求多元化;辖区有省市场监管局、省海河局、五三研究所、济南大学、省政协、山东教育社等百余家省直单位宿舍,离退休老干部占人口比例的15%。老同志希望社区能够搭建平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等多元化需求;社区希望老同志能够发挥政治优势、威望优势、资源优势,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以及社区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老干部精神生活需求以及与社区党的建设、社区发展目标强烈契合。

为此,社区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实行区域化统筹、多元化引入、项目化推进、契约化管理,整合辖区内省、市单位老干部工作资源,推动文化养老、志愿服务共同发展,为提升社区工作水平凝聚智慧和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契约化管理,搭建党建融合平台。社区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慈善总会等15家省直单位,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章程》《区域化党建协商议事制度》,通过“党建共同体”效应让社区“红色力量”凝聚,原单位和社区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形成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机制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按照“三缘一优”,即地缘、业缘、趣缘、优势资源划分网格,将楼宇、兴趣小组、公益组织等老干部吸纳进来,成立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到就近教育管理“网络”中来。通过党员自荐和社区综合党委推荐等方式,推选党性强、威望高、身体好、乐于奉献的党员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舜华社区与省市场监管局党建共同体签约仪式 

(二)坚持多元化引入,搭建服务保障平台。盘活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市场化资源,为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得到关心照顾创造条件。2014年,社区先后以政府购买形式,委托恩泉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社工机构承接服务项目,配备2名专业社工到社区开展服务,形成“老干部骨干+专业社工+志愿者”的运作模式,为老干部提供多元化服务。针对老干部需求,社区开展“保姆式”服务,引进乐享爸妈、凤翮书屋、妇女儿童家园、等专业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保健、旅游、老饭桌上门理发、文化活动等贴心服务。

(三)坚持区域化统筹,搭建文化养老平台。社区建有党建文化广场、养老服务中心、孔子学堂、红色讲堂等近3000平米的活动场所。建立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红色讲堂载体平台,成立老年戏曲协会、合唱团、舞蹈队、葫芦丝队、瑜伽队、太极健身队、书法、国画、诗歌协会等多种社团组织。通过大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举办高品质文化活动,促进邻里互动共融,提升居民素养,培育家园情怀,让邻里之间相知、相助,拉近居民心与心的距离,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老干部榜样示范作用让辖区内外老干部不断融入社区。 

舜华社区“夕阳红”志愿社团党支部举办新春书画摄影展 

(四)坚持项目化推进,搭建发挥作用平台。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老干部与社会组织接单”的方式,合理确立服务项目。成立“金点子顾问团”,定期召开项目对接会,由老干部和社会组织认领服务项目。目前,社区共设立红色讲堂、新六艺、寒暑假托管班、阳光宝贝成长乐园、蒲公英志愿行动等老干部专项服务项目26个,涵盖社区学习、社区治理、社区调处、社区带教、社区活动和社区公益等方方面面。

三、初步成效

(一)离退休干部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就近得到满足。社区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离退休干部功能党支部的建立,活动的开展,让老干部们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一方面,多了一个就近学习活动的阵地。相比回原单位参加活动,社区不仅活动场所多、时间灵活、内容丰富,而且层次不低,可以选择过双重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多了一份来自社区党组织的关爱。“有困难、找组织”,是老同志的普遍想法,但原单位很多时候鞭长莫及、难以及时帮助解决。辖区老干部中有不少独居或空巢老人,在遇到临时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社区,社区有全包式的养老机构和服务,楼院里也成立了“老助老”“邻里帮帮团”等志愿组织,能够有效补充老干部的居家养老需求。

(二)社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得到双提升。通过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调动起老干部资源,为社区提供了宝贵的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通过社区综合党委统一组织、精心安排,老干部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活动由零星的个人行动变为集体的团队行动,由缺少计划、自发松散变为组织严密、科学有序,老干部虞琮戏称“过去我们是‘游击队’,现在成了‘正规军’”。省市场监管局退休干部王速成,担任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社区“夕阳红”志愿社团党支部书记,参与社区治理、组织政治学习、开展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成为全省离退休干部“本色家园”优秀红色宣讲员

(三)带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党员亮身份和志愿服务,党员平时看得出来,困难时站得出来,先锋形象竖得起来。通过“双亮”管理(亮身份和亮积分),激励了一批批党员干部认领社区红色宣讲、空巢老人帮扶、四点半课堂、寒暑期夏令营、文明引导等各项服务。老干部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带领社区居民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经验启示

(一)抓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必须把建好支部作为关键来抓。要根据社区实际,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特别是书记。

(二)抓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必须注重调动社区和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社区积极主动做好辖区老干部融入工作,应将老干部作为社区的宝贵资源来调动,而不是“包袱”,并且要积极主动发掘辖区老干部资源,真诚邀请老同志主动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实现自身价值。

(三)抓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必须明确原单位、社区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责任。原单位要主动与社区做好对接工作,并且鼓励支持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到社区亮身份。社区要履行建组织、搭平台、搞服务的职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优势,为老干部融入社区工作搭建桥梁。

(四)抓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必须搭建学、乐、养、为“四个平台”。老干部对于本机关组织的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感到乏味,他们希望能结合实际,策划组织具有个性化、地域化特征的活动;他们由于年龄渐高,身体逐渐衰老,去机关活动室较为不便,更愿意就近参加一些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积极与社区沟通,为老干部融入社区工作搭建的平台,让辖区内所有离退休干部党员“学在社区、乐在社区、养在社区、为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