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德州市德城区委老干部局:“党建+霞光红微服务”红色驿站点亮城市基层治理底色

2022-11-14 16:4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33| 评论: 0|来自: 德城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今年以来,德州德城区委老干部局着力提升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发展,通过“红色驿站”建设,全力打造距离老同志最近、服务老同志最亲的“银领之家”,积极开展各项以老助老志愿微服务活动,真 ...

今年以来,德州德城区委老干部局着力提升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发展,通过“红色驿站”建设,全力打造距离老同志最近、服务老同志最亲的“银领之家”,积极开展各项以老助老志愿微服务活动,真正让“红色驿站”底色更红。

一、工作背景

作为老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德城区小区数量不断增加,小区类型复杂多样,目前全区有50万常住人口、20万流动人口,居民构成、群众诉求日趋多元,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全区共有离退休干部3300余人,其中党员1900余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57.6%90%左右的离退休干部居住在城市社区,大量的离退休干部成为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为更好满足新时代广大离退休干部对美好生活更加多元的期待和精神需求,鼓励老同志在建言献策、服务基层、助力社区治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余热,德城区委老干部局多维度创新落实为老服务举措,多渠道对接社会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体系,用足用好服务保障政策,打造“党建+霞光红微服务”红色驿站项目,用心用情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二、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是打造党建“微阵地”。以“红色驿站”为依托,开展“银领之家”规范化建设,在林苑小区、金紫荆小区等红色驿站成立“霞光红·银领之家”,聚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社区管理、文化宣传、联建共建等功能于一体,并配有读书角、休息椅、饮水机、便民伞、医疗用品等为民、为老服务设施,促进党建活动、为民服务、宣传教育等功能在“红色驿站”集成。发动各行各业退休老党员、老同志进驻小区“红色驿站”,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技术为居民群众提供应急、维修、储物等暖心服务,真正把“红色驿站”堡垒建设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邻里生活站。目前,全区共建成400多个红色驿站,12个银领之家活动场所,全部无偿面向离退休干部开放。广川街道岔河社区建立社区离退休志愿者服务站,借助社区“4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助餐中心、红色驿站服务中心),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医疗、家政、心理关怀等服务;开展助餐配餐、老年人生日会、代买**、义诊义剪等服务,建立志愿积分兑换、党员积分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是提供红色“微服务”。在推进红色驿站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为民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桥梁纽带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吸收轻龄老同志担任“红管家管理员”,搭建以老助老志愿服务平台,与高龄老人进行以老助老结对帮扶,发挥老同志自主议事、决事能力,提升自治意识,直接参与小区管理、社区管理、基层治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治理、文明劝导、“窗帘行动”等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发挥指导监督等作用。广川街道积极探索推广红色楼栋党建微服务模式,吸引轻龄离退休干部参与“红色物业”治理,搭建“月月说事”议事平台,为老年居民提供协商维权、法律咨询、高龄老人送餐上门、孤寡老人结对帮扶等服务。联合小区物业、共建邻里超市,实现社区80岁以上老人超市购物免费配送、购物积分兑换减免物业费等便民服务功能,彻底解决离退休干部、高龄失能老人的基础生活保障性问题。新华街道聚焦“精细化管理、人情味服务”的理念,着力为老年人提供开放性政策咨询、审批业务代办、水电气暖业务代办、志愿者服务、协商议事、家电维修等六项基础服务,更规划建设谈心话家常、志愿爱心站、亲子读书墙、老年棋盘厅、会客接待处等功能区,并为老年居民提供“N个一”服务,即一杯温水、一碗热汤、一个棋盘、一把雨伞、一个药箱、一本读物、一张小桌、一条充电线、代办一件小事、代跑一次短路、暖一方民心(调解矛盾纠纷)等。今年以来,全区共计1200余名老干部在疫情防控、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巡湖巡河、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作用,开展活动580余场,直接获益群众12.8万人。

三是建成红色“微广播”。构建“党建+”工作格局,对辖区“窗帘行动+微服务”活动、“四张清单”落实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播报宣传,形成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同时把党建主题纳入老年书画社、舞蹈队等社团文化创作中,实现“党建+文化养老”,建立“家园红艺术团”,成立枫叶红模特队、翰墨轩老干部书画协会、“跑驴”文艺队、京剧票社、舞蹈队、器乐演奏团等社团组织,在离退休干部前往社区报到时进行社团选择,打开社区“趣缘圈”,丰富离退休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岔河社区依托智慧社区平台,以邻里讲堂、社区广播站为载体,以离退休志愿者为重要典型,创立“社邻家”文化品牌,积极营造“我的社区我来建,我的家园我来扫,我的家事我来议,我的家人我来帮”社区家文化氛围,挖掘和宣传离退休干部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

三、经验启示

(一)树立大格局理念,保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生命力

“党建+霞光红微服务”红色驿站项目将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有效强化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凝聚力,体现了老干部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结合“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工作,引导老同志在红色驿站参加活动、发挥作用,使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实现了融合发展、共同提高。

(二)做实融合文章,永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活力

去年以来,德城区各街道社区相继成立红色驿站。从运行情况看,在红色驿站活动的老年人占多数,在老年群体中,离退休干部占比达40%,是活动的“主力军”。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其中,不仅为社区党建工作补充了新鲜血液,而且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就近就地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协同联合作战,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后劲

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党建资源,配套联动,协同作战,实现1+1>2”的最大效应,让“霞光”之色成为点亮城市红色驿站的最亮底色。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