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青州市持续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以创建“志愿者之城”为契机,动员全市广大老党员共同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健全组织队伍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发挥作用等措施,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助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品质发展。 以党建为引领,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在老干部志愿队伍建设中,依托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发挥市老干部志愿者服务总队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健全各级老干部志愿队伍党组织,在抓志愿者队伍建设覆盖面的同时抓好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党建。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在发展稳定的老干部志愿队伍中普遍建立党支部,强化党组织对志愿者队伍重要决策参与和监督,实现党建队建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其它老干部志愿队伍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配强工作力量,培养后备骨干力量,逐步建立党支部或临时党组织。通过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志愿队伍,初步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志愿服务网络。截至目前,青州市已建立13个镇街区分队,16个老干部社团愿服务队,6个市直部门专业分队,实现党组织或临时党组织的全覆盖,支部成员2000余人。 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围绕青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想所盼,把老干部志愿服务纳入全市志愿服务大局中,打造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把老干部志愿服务“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 不断拓展内容与形式。整合各类涉老志愿者组织,在青州市建立党务、红色宣讲、专业技能、基层治理、关爱下一代五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家庭、学校中弘扬红色家风,开展红色宣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领移风易俗、推动文明新风建设,参加疫情防控、养老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奉献在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讲好中国故事、青州故事,引导有党建、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等专长的老干部献智出力;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组织农牧渔业、科技、文艺人才推荐青州特色产品、乡村风情旅游景观。 加强宣传,培树先进典型。志愿者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负责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记载,及时发现上报老干部志愿队和志愿者先进典型和事迹。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对各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进行考核评定,通过新闻媒体、老干部服务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对志愿服务队的活动进行大力宣传,推行“时间银行”“美德银行”等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根据志愿服务的内容、时长量化积分,把年度积分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优先推荐为“最美志愿者”“长者先锋”,对先进团队或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运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兑换实物等奖励措施,激发广大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逐步引导老干部把志愿服务作为自觉行动。 分级分类管理,精准发挥作用。对党务、红色宣讲、专业技能、基层治理、关爱下一代五大类志愿者服务队伍进行分类指导。青州市属志愿服务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书画、演唱、器乐表演、摄影等艺术形式,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慰问抗战老兵、部队官兵等活动;城市社区发挥“四就近”综合体作用,结合疫情防控,开展重点人群排查、卡点执勤、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服务,围绕民生、乡村文明建设,开展“银铃互助”、“睦邻互助”、孝老爱亲、教育子女、奉献社会活动;政策咨询队、医疗保健队、法律咨询队、科技服务队到村镇开展义诊、法律咨询、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以海岱影视艺术中心、书画产业、阅读学会、古城项目、老干部艺术教育等志愿服务队成立特色志愿联盟,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总体思路,抱团作战,致力各产业发展;“五老”志愿队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点组织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镇村(社区)、企业,为青少年宣讲党史国史、国防知识、抗战故事等。截至目前,各级各类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活动2000余场次,辐射受众5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