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胸中开境界 笔底见精神

2014-4-14 19:0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22| 评论: 2|原作者: ◎文/赖永勤

摘要:  “淡泊情常在,尘氛讵可侵;胸中开境界,笔底见精神。众意堪同调,忘年结比邻;艺坛前景好,凯奏报丰登。”这是已故著名的书法家魏宇平生前为著名国画家熊新峡题写的诗文。一直在家中潜心作画、默默地耕耘的熊新峡 ...


   “淡泊情常在,尘氛讵可侵;胸中开境界,笔底见精神。众意堪同调,忘年结比邻;艺坛前景好,凯奏报丰登。”这是已故著名的书法家魏宇平生前为著名国画家熊新峡题写的诗文。一直在家中潜心作画、默默地耕耘的熊新峡,虽然年过花甲还执着地追求着从小立下的艺术理想,这来自他的恩师对他的鼓励与期望。

 “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我的恩师!”熊新峡幼年时在母亲的熏陶下染指丹青,母亲一边为他手抄《芥子园画谱》,一边谆谆告诫,老师就是你的再生父母,一定要对你的恩师心存感激。“母亲的这番话我一直牢记在心,如果说我在绘画上有些成就,这都得益于我的几位恩师!”

 熊新峡拿出了他初入画坛时的作业感概地说道,“说来也巧,我的四位恩师江友谯、李文信、杜显清、魏宇平不仅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书画大家,而且其中三位本身的职业就是人民教师。30多年前李文信老师为我批改的作业,我至今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呢!”在一张已经发黄、边角有些发卷的纸页上,李文信批注的“笔墨生动可取”笔迹还清晰可见。

熊新峡在4位大家那里打下了牢固的绘画、书法基础,也结下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特别是魏宇平,师生之间从1997年开始长期合作,共同创作了200余件扇面书画作品。其作品量之大,在魏宇平的艺术生涯中也十分罕见。

 魏宇平非常欣赏熊新峡的国画,对他画的扇面赞赏有加,他赠送朋友的扇面,首选的合作者必然是熊新峡。据魏宇平的儿子魏凤辉回忆,父亲之所以选择熊新峡,不仅是因为熊新峡画的扇面古味浓郁、意蕴深厚、构图考究、疏密有致,体现了很好的传统功力;更为重要的是,熊新峡具有很好的人格修养,而这种修养又直接反映到了他的作品里。

 但熊新峡从不以此为炫耀的资本,他说:“200多把折扇凝聚着我们师生之间的深情厚意,有幸和魏老师共同创作、并留下了那么多的艺术作品,的确是三生有幸!我和恩师之间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山水、花鸟、人物无不涉猎。创作的方式也非常特别,有时候是我先画好,魏老师为我配诗;有时候是魏老师先写好诗,我为老师配画。仿佛心有灵犀,配合十分默契。”

 熊新峡展开了一幅名叫《听雪》的作品:寒塘里几株微黄的残荷,荷叶上留下些许米粒似的雪点,两只仙鹤紧紧地依偎着,好像在倾听雪粒儿敲打残荷的声音,整个画面宁静淡雅,显示出较高的艺术品味。就在这淡雅的画面上,题着魏宇平的诗句:“眼底丹青景物奇,寒塘听雪见双栖;人间竟有伤离侣,千钟温馨任失遗。”对于这幅珠联璧合人人称道的佳作,熊新峡说:“是魏宇平老师精湛的文学、书法功底为作品增辉,尊师的艺品艺德以及对我的影响,让我终身受益。”说到这里,熊新峡的眼框湿润了。

 近年来,熊新峡创作了大量作品,都得到了重庆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前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百杰画家杨必位,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钟纪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吴应骑,重庆著名书画家卢德龙等,纷纷撰文对熊新峡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但一向低调的熊新峡依旧显得很平静。他说,“我的几位恩师均已谢世,老师对我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回报恩师的唯一方式就是多出好作品!”■(作者系国家一级文学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xwltb一支部 2014-6-3 16:07
淡泊情常在,真好
引用 阳谷狮子楼支部 2014-5-26 11:23
受教

查看全部评论(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