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为农村老人办事不能坐等老人上门

2014-4-10 17:5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13| 评论: 0|原作者: 王惠卿

摘要: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的程先生,到本市沫河口镇某村去看望自己92岁的姑姑。老人虽是高龄,但身体不错,耳聪目明。当程先生问姑姑,可否领到今年政府发放的高龄老人补贴时,姑姑说没有。程先生感到很意外,当天下午就赶 ...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的程先生,到本市沫河口镇某村去看望自己92岁的姑姑。老人虽是高龄,但身体不错,耳聪目明。当程先生问姑姑,可否领到今年政府发放的高龄老人补贴时,姑姑说没有。程先生感到很意外,当天下午就赶到村委会,见到了相关经办人。对方解释说,因为老人本人没有带户口本、身份证来村里登记,所以她未能领到高龄老人补贴。对于如此回答,程先生不满意,当面就指出:为农村老人办事,应从老人家庭实际情况考虑,村里面积这么大,从家里走到村委会,对于一位独居的92岁高龄老人来讲,显然有一定难度。再说有些政府信息,老人在家也无法知晓。

政府给城乡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老人补贴,是对高龄老人的一种关爱,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把这件好事做实做细。如果在农村,相关工作人员只是坐在村委会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等着高龄老人主动上门来登记,可能就意味着有很多高龄老人拿不到政府发的关爱钱。因为现实情况是:在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人很多都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只是空巢独居老人。老人为防盗窃,每天将大门紧闭,对村里发生的大小事都不知道。就是听到有些消息,由于有的高龄老人身体较差,行走困难,很难去登办事单位的门,也就更别提那些常年卧床在家的老人了。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基层每个村委会的办事人员,平时多做一些换位思考,变坐等高龄老人上门,为自己主动去登老人家的门。多了解和掌握高龄老人家中的实情,多为他们排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因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而幸福快乐。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