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他们不忘初心,银发生辉,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带领“五老”、支部党员和银发志愿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奉献余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支部建设、青少年教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默默无闻地工作,受到群众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桑榆情浓献余热 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的党员都是从学区、学校领导岗位和业务骨干岗位上退休的,他们普遍具有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道德修养深、奉献精神强的特点。许多党员同志退休以后,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了金兰诗社和金兰书画协会。 23年前,金兰镇第一个民间文化组织——金兰诗社成立。金兰诗社是衡阳县第一个乡镇诗社,其社员涵盖了全镇各行各业,但80%是学区学校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校长、老党员、老教师。金兰诗社的几任社长都是学校离退休的老校长。金兰诗社社员开会、采风等各项活动,不但没有补助,还要自掏腰包交纳会费,但大家乐此不疲。每年诗稿的收集、审阅、编辑、都是诗社的社长、副社长和编委志愿服务的内容。而印刷、出版的费用则是诗社的同志发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筹集。金兰诗社的诗刊——《金兰吟草》现已出版23期,刊出各种诗词楹联三万余首(幅)。而且每十年还精选优秀诗作,汇编成《兰园撷粹》,现已出版两辑。一些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自觉加入了金兰诗社,成为金兰诗社新一代会员。成立于2010年的金兰书画协会也是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党总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金兰书画协会每年在金兰中学礼堂举办为期一周的书画作品展,为金兰中学和中心小学师生观瞻学习搭建平台。从布展、维护、解说都由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党员、金兰书画协会的会员义务承担。随着课后延时服务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全镇各校分别组建成立了书画绘画兴趣小组,许多爱好书法绘画的党员主动与学校联系,免费为书法绘画兴趣小组开展培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也弥补了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 正是因为金兰诗社和书画协会的成立与发展,《金兰吟草》的成就和影响,金兰镇于2007年和2016年先后获得湖南省和全国“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银发生辉助发展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的老党员黄汪洋、常伯秋、何蔚文、吕早云看到《金兰书画集》第一集时,当即萌生了在学校建造书法碑墙的想法。经过多方商讨最终确定了在金兰中学建设书法碑墙的方案。书画作品全由金兰书画协会免费收集提供,建设用地由学校负责,但最棘手的问题是建设资金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讨论,最终由金兰中学退休的老校长,金兰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黄汪洋先生联系金兰中学的校友蒋沂伽先生全额捐资壹佰万元,并邀请其为碑墙作序。金兰书法碑墙占地600余平方米,气势恢宏,碑墙大门两侧刊有中华传统美德十个大字“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大门两立柱内外均有对联、碑墙正中间是孔子雕像,碑墙主体刊有书画作品118幅,前面有校友蒋沂泇先生的《序言》,末尾有退休党员黄才斌先生的《后记》,可谓结构严谨。金兰书法碑墙现已成为金兰中学师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基地,也是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展示平台。金兰书法碑墙建成后,除了全镇学校师生参观学习外,每年都要接待外县甚至外省书法爱好者多批,他们一致认为在学校建造这样的书法碑墙,其意义非同寻常,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杰作。 护航青春挚爱深 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还充分发挥党员队伍情系教育,文化素质高的优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每年春节前,在金兰集镇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每年“五一”前后,气温回升,也是溺亡事故频发高发期,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党总支召开专题党员大会,要求广大党员带领离退休教师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学区学校大力做好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在金狮村楠木堂召开了“防溺水宣传教育屋场恳谈会”。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还组织部分党员在金兰中学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宣讲红色故事”报告会;在金兰中小学开展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专题讲座和“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光荣队史教育。还先后在金兰中学、金兰中心小学和陈町学校开展了“心系寒门,金秋助学”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师生和社会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广泛赞誉。 金兰镇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的各项要求,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离退休党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该总支被衡阳县教育局、衡阳县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评为“衡阳市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总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