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委老干局积极探索年老体弱党员分类管理办法,根据党员行动(为)能力的不同,结合党员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针对需要关怀的党员进行合理化细分,明确不同类型党员标准,作出差异化分类和精准关怀。把需要关怀的党员分为高龄型、残疾型、贫困型、病患型、受灾型、贡献型、综合型。 依托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社区资源,以“四就近”为抓手,以网格党建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统筹引领功能,针对不同程度的行为能力人施行“一人一策”,私人订制式组织管理模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实现党内关怀全覆盖,增强了老年体弱党员的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银发生辉,老有所为”老党员示范作用。 一、依托活动中心,定时实施“政治关怀” 一是精准建立党员信息库。全面摸清每一位老党员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身体状况、主要需求、联络方式,需求信息,为分级分类、一人一策提供精准服务。健全完善离休干部信息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精准开展结对帮扶。老干部局、离休干部和退休实职干部及其家属发放结对联系卡,明确了所属单位、老干部局、所属支部、结对联系人以及区人社局、区医保服务中心业务人员联系方式,做到了定期电话慰问。持续做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做到对离退休老党员全方位服务、全覆盖管理、全过程关怀。三是建立党员关怀“双生日”制度。在党员“生日”当天,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会指定专人向党员赠送生日贺卡和生日蛋糕,祝贺党员生日。在党员“政治生日”当天,赠送“政治生日”贺卡。针对有学习需求的高龄型党员,党支部应采取“送学上门”“单独补课”等方式,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及时传递给有需求的高龄型党员。同时,对当年度党龄达到50周年的高龄型党员,组织一次专门慰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二、依托社区资源,定向实施“生活关怀” 对接社区服务平台。对集中居住的离退休老党员,根据其健康状况等情况,积极联系、对接所在社区,利用社区资源,为离休干部学习、生活创造条件。一是在现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以公益性为主的服务基础上,引进社区附近商家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提供送货上门、送餐上门等服务。在南钢街道等离休干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为离退休老党员提供聊天、日常照料、心理辅导、购买物品、助洁、助浴等服务。二是健全党员属地社区党支部网格化联系服务制度,按照“就近、灵活、小型”和“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针对高龄型、残疾型、病患型党员开展“四就近”服务,即:就近呼叫、就近结对、就近用餐、就近医疗。三是组织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对独居、患病、心理孤独等特殊离休干部的关心照顾和服务。 三、依托社会团体,定期实施“健康关怀” 综合利用青山湖区医疗资源、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和市场化服务为关怀类老党员提供精准服务。与第十附属医院、凤凰医院、虹桥口腔门诊部等医院鉴定共建协议,为离退休老党员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健康咨询、就医住院、健康体检、口腔检查提供优质服务。定期上门为高龄型、病患型党员进行全面免费健康检查,为党员关怀行动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全程的“四个一”医疗服务:每人一本健康档案,每周一次电话问询、每月一次上门义诊、每半年一次集中体检,让党员得到全面细致的医疗咨询和健康关怀指导。与家政公司合作,定期为高龄型老党员购买应急救助、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与律师事务所共建,为离退休老党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调解以及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益的工作解除老党员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