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精准服务离退休干部水平,济宁泗水县持续树立精准服务意识,着力在精细化、优质化、便利化、个性化上下功夫,注重开展“六个常态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常态化。为深入了解老同志关注的“热点、堵点、盼点”问题,由科级干部带队,组成5个调研工作小组,每年分两次,对全县90余位离退休干部进行遍访,实地查看、详细了解老干部家庭生活情况、思想状况,完善“一人一策”档案,通过走访调研共收集困难诉求、征求意见建议12条,为下一步改进老干部工作、提升办事效能提供依据。 二是坚持健康服务常态化。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和住房安全。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为他们解读体检报告、开展健康咨询,充实健康档案库,同时与医护人员配合做好综合分析和跟踪服务,守护老干部们的身心健康。深化“一对一”联系关怀离休干部工作机制,开展“健康安全月”活动,联合县应急局、县医院等部门上门为离休干部进行住房安全排查、健康检查等项目服务,真正把老干部家庭安全隐患检查项目常态化。 三是坚持精神关怀常态化。精神上关心关爱老干部从“小”事做起。5月份,在全县离休干部、县级退休干部中组织开展“陪您过生日”活动,在老干部生日当天送去蛋糕、鲜花和诚挚的祝福。在建党101周年来临之际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为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们佩戴勋章、赠送鲜花,进一步增强老党员、老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是坚持特困帮扶常态化。认真落实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争取省离休干部“两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每年两次为离休干部集中报销医药费,发生重大疾病时及时报销。落实好离休干部困难帮扶个性化服务。从老同志实际出发,为全体离休干部配备应急药箱,以备急需,对特困离休干部,按需求类别购置家具、修葺房屋、适配医疗床、轮椅、折叠坐便椅等,变“给钱”为针对性、个性化“定制”服务,切实解决离休干部的特殊困难,做到特困帮扶亲情化、常态化。 五是坚持情况通报常态化。每年组织县级退休干部召开两次全县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向老干部汇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点赞新成就 助力新征程”专题调研。组织老干部对汇鑫新经济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盼盼食品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让老干部及时全面了解全县经济发展动态。持续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坚持每月两次为县级退休干部发放县情通报,做到情况通报制度化、常态化;定期为老干部发放疫情防控防护指南、春季养肝和夏季养生等知识手册。 六是坚持作用发挥常态化。以增添正能量为导向,创建“银发人才库”,持续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依托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建设。在全县离退休干部中培树一批“红色先锋”先进典型银发人才,先后搭建“泗水县医院红色志愿先锋队”等3支特色队伍,引导他们发挥作用,投身社会志愿服务。以“四个一百”为推手,打造“老字号”团队。选树有一技之长、乐于奉献的离退休干部作为领头人,组建王春儒学宣讲、刘玉荣手编等工作室4个,成立工作室服务团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手编培训、儒学宣讲等活动,累计开展30余场次,受益群众2000多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明建设。借助“情暖桑榆”工作品牌,深化“135”志愿服务机制,开展“建言二十大”调研、“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