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许彦林 2007年,许彦林担任河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后,时刻牢记组织的重托,通过创新实现自己的诺言。从干部退休之初、离退休生活期间直至老干部善后送终都做到体贴入微,关爱有加。河津市委老干部局连续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被省市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 一次开启老干部精彩人生的培训 “许局长十分了解老干部,所以他就考虑对刚退下来的干部集中培训,帮助老同志尽快完成从心理情绪到生活节奏的适应转变。”退休老干部周文健动情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话语中充满了赞赏。 2009年春,在许彦林的组织下,河津市举办了首期新退休干部培训班,市委领导亲自动员,聘请专家学者上大课,统一进行政策辅导、心理疏导、健康知识讲座。两个月后按照各自兴趣分别编班,进入老年大学专业班学习。通过超前介入、靠前服务,使老同志消除困惑、失落、孤独,树立正确的退休观,迈入新的生活。五年来,培训新退休干部600多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办学力量,发挥好老年大学在培训新退休干部中的主阵地作用,许彦林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为老年大学核定了15个工作人员编制,在运城市所有老年大学中人员最多。 一项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的机制 随着老干部逐渐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许彦林组织老干部部门工作人员对全市老干部家庭、医疗、心理需求等状况进行大调研,确定所有的离休干部和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比较困难的退休干部620名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安排局工作人员、各乡镇(社区)的老干部协理员、各支部成员和重点对象结对子,与老干部子女交朋友,建立了以精神关怀、感情慰藉为核心、“五必须”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机制。 必须做到节时有人问。在重大节日,及时协调各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老干部,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方的老干部;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干部,许彦林亲自带领班子成员登门祝寿。 必须做到病人有人看。老干部生病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办理住院手续。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干部要及时办理好护理费手续,定期看望。为了减轻老干部医药费负担,许彦林还从财政部门争取到五万元的“医疗周转基金”,用于老干部大额医药费报销前的垫付。 必须做到困时有人帮。一方面每年拿出五万元的特困老干部帮扶基金,在物质上及时解决困难老干部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注重精神“帮扶”,做好安抚工作,稳定老干部情绪,使老干部在困难时体会到组织的关怀。 必须做到乐时有人伴。老干部部门主动创造条件,在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取乐”的同时,还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通过体现自身价值“取乐”。 必须做到平时有人管。与“空巢”和独居老干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明确专人,每周电话联系一次,每月家访一次,从柴米油盐到头疼脑热,雪中送炭,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进行关心照料。 关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提升了老干部的幸福生活指数,受到老干部、老干部家属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处慰藉老干部心灵的归宿 河津市外地籍老干部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但是去世后,没有入土为安之处。对此,许彦林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了老干部公墓,成立了老干部公墓管理处,核定了五个事业编制。已有86名老干部安葬公墓。 同时,许彦林还十分注重老干部遗属安度晚年,制定实施了“三及时一不变”制度,即及时为老干部遗属办理生活补助、及时保证遗属看病住院用车、及时帮助遗属解决困难和问题;老干部工作人员对遗属的接待服务和老干部生前一样,保持不变。近年来,还对离休干部的遗属按照科级干部的标准,发放了取暖费。 许彦林(左二)看望老党员 许彦林主持新退休干部培训开班动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