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5岁,从1955年我们家拍了第一张全家福,到1997年的40余年间,我们共拍了7张全家福,每张照片都在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与爷爷奶奶一起照相,到我自己也变成了爷爷,看着这些全家福,不禁要问:时间都去哪了?时间都凝固在了全家福里,它让平日聚少离多的一家人纷纷相聚一起,在镜头下微笑、拥抱,幸福在一瞬间定格,亲情在这一刻蔓延。这是时代的故事,是家的故事,是爱与成长的故事。 解放前,我们家没有照过全家相。到了1955年,我叔叔结婚那天,我们全家才照了第一张三世同堂、15口人的全家福。那一年我6岁(前排右二),记得母亲对我说:“拽着你们这一群孩子,来到一家小照相馆,手一放松,跑得到处都是,拽回这个,又跑了那个,好不容易弄到一块,又站不下。”小妹刚从人缝中伸出头,而我正侧身看着表妹,还没回过神来,等不及的摄影师就按下了快门。 1956年,我的姥姥从山东老家来大连照看我们,照了这张全家福。我的老家在山东,父亲16岁的时候离家闯关东,最后在大连安了家。我们家的孩子一年出生一个,年龄挨的很近,父母实在照顾不过来,只能把姥姥请了来。 1964年,叔叔、姑姑们早都分开过了,我们兄妹五个围在父母的身边,照了这张全家福。那些年,我们都在上小学,父亲一个人劳作,拉平板车,在汽车上卸货,做的都是苦力,用一个人的肩膀扛着我们,艰难地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这是1969年,我们佩戴着毛主席像章,照下了“革命之家——全家福”。那个年代,哥哥、姐姐已经当了工人,我和大妹是没毕业的“老三届”,积极响应号召,下乡去接受“再教育”。这张照片也是欢送我和大妹下乡的纪念照。原来的懵懂少年,就要去“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了! 1977年我回到家,和大妹都选择了在“五一”结婚,于是就照了这张全家福。当时,大妹烫了发,我认为她这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还把她狠狠批判了一顿。那一年,我们兄妹五个都成了家。曾经的大家变成小家,小家又壮大成了大家。 20年后的1997年,我们的“全家福”变成了彩色的,而我们家已是四世同堂,成了拥有18口人的大家庭。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走了,父亲老了,我们买了蛋糕,在家里为父亲过了75岁的生日。我的兄弟姐妹大都退了休,我们的孩子都有了工作,站在爷爷身边的孙子大学毕业后出了国,孩子的孩子有的已上了学。 正如电影里所说的,变换的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小偷。光阴偷走了我们的容颜,甚至偷去了我们的亲人,可它偷不去全家福里凝结的微笑和记忆,偷不走家的传承。家人是一生一次的缘分,在相聚的时刻,留下一张全家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