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人们的公德心

2014-3-30 22:5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505| 评论: 0

摘要: 编前语讲文明树新风,很多人认为是年轻人的事。其实,在任何年龄层次中都有榜样。老年朋友辛苦了大半辈子,理应受到社会的关心和照顾,但他们也要“与时俱进”。在安享晚年、老有所乐的时候,老年人也不能放松自身的 ...


编前语  讲文明树新风,很多人认为是年轻人的事。其实,在任何年龄层次中都有榜样。老年朋友辛苦了大半辈子,理应受到社会的关心和照顾,但他们也要“与时俱进”。在安享晚年、老有所乐的时候,老年人也不能放松自身的道德修养。下面这些老年朋友的言行,无疑也是一种表率力量。

 “倘若我摔倒,请将我扶起”

老人倒在街头,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不鲜。面对“扶不扶”的话题,不久前,郑州十几位老人聚在一起,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呼吁爱的回归。

这些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他们都是某街道办夕阳红服务队的志愿者。他们手举写有“倘若我摔倒,请将我扶起”的字牌一字排开,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围观。其中一位老人说:“我曾在医院看病时滑到,一时站不起来。向周围求助,但是一些路过的年轻人只是看了看就快速离开,最后还是一位中年男子将我扶起。我不怪那些年轻人,以前确实有做了好事却被敲诈的,把他们吓住了。”其余老人深表赞同: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不仅要尊老、敬老,也要爱护、鼓励年轻人,让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看到老人们这样做,年轻人更为感动。老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弘扬正能量,呼吁人们摒弃“事不关己”的自私心理,也是对恩将仇报、讹诈助人者的某些老人的谴责。道德的力量大于一切,毕竟人间不乏真爱。   (秦  静)

这位老人被撞之后

这位老人是被一位小伙子的电动车撞倒的。老人对小伙子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有媒体记者找到这位老人后才发现,原来他根本没有医保。他今年60岁,是名保安,每月一千多元钱的工资是他和老伴两人生活的全部开销。被撞之后,他的手和腿都有损伤,但他舍不得花钱去医院看病。老人之所以说自己有医保,是不想为难那位小伙子。

媒体报道后,老人“善意的谎言”温暖了很多人的心。谁都不愿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重重设防的社会里。令人欣慰的是,散发着人性温暖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正是有这样的温暖存在,我们才时时看到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至于孤苦无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靠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如果我们都能够像上边提到的那位老人一样,心存善意,替人分忧,何愁社会风气不能好转?老人的良言益行令人感动它,驱散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彰显着道德的力量。  (乔志峰)  

一元钱的感动

近日,一位84岁的老人通过快递为某公交公司寄来1元钱。究其原因,是不久前,老人乘公交车外出,上车后才发现身上没有零钱。正当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司机师傅让老人上了车,而没有拒之门外。在感动之余,老人记下了这辆公交车的车牌号,事后补寄了车费。老人说:“虽然钱不多,但这是公家的钱,公私要分明,我不能占公家便宜。”

面对零钱不够的老人,公交司机没有生硬地拿规定说事,而是对老人“网开一面”;而对未交的车费,老人也一直惦记着偿还。这样的诚信互动,让人们见识到人性的温暖与闪光。欠一次公交车费,尽管过于“微小”,许多人会“选择性”遗忘,但这位老人却念兹在兹,始终不忘。

只有坚守契约精神,公私分明,讲求诚信,公共生活才会更加美好。老人家偿还公交费用的行为,足以让所有人点头称赞。(吕莉)  

老人90度鞠躬   劝阻乱穿马路

傍晚六时正是下班高峰,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尽管前方显示的是红灯,但不少行人却熟视无睹,横穿马路向对面走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过马路”。面对这种情景,一位老人不停地向那些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人90度深深鞠躬,面带微笑,友善提醒: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发生在某城市的真实情景。我们在对这位老人表达由衷敬意的同时,也为依然在横穿马路的人感到羞愧。老人如此劝阻乱穿马路,是对无视交通法规者的委婉批评与极大讽刺,深深地震荡着人们的心灵。

衡量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护生命安全的基础。难道这些还需要让一位老人用鞠躬来提醒?“学做人必须先学会走路。”这话说得很有哲理性,对闯红灯、横穿马路者也很有针对性。      (王翠荣)

一件小事

周末,儿子儿媳开车去幼儿园接孩子。过了好大一阵儿,他们接到了孩子。当他们打开车门正要上车的当儿,一位60多岁的老人满面通红、头上冒汗走过来,一边抹汗,一边喘着气说:“师傅可出来啦,我在这儿等半天了。”儿子儿媳听了这位陌生老人的话,有点茫然。老人说:“真是对不起,我也是来接孩子的,为了躲车,我骑三轮车转弯儿有点猛,不小心把你的车撞了!我估摸着修车费也不便宜,快看看这事咋解决吧?”儿子一检查,车确实被撞了,也不是太严重。但看着老人那一脸真诚,还主动等了这么久,忙说:“您老别急,也别紧张,只要您老人家没撞着、磕着,车碰坏了也不是多大的事。”老人忙说:“那可不行,若那样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损坏东西要赔,这是常理。”他们拗不过老人,只好收下了老人赔偿的钱。这时老人长长舒了一口气,才转身离开。

儿子儿媳说,这件小事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位老人表现出了正直与善良,遇事不逃避责任、敢于承担的精神,使他们很受教育。我们老两口听了也颇有感受,对这位老人的言行深怀敬意。

其实,当今社会还是好人多,好事多,正直善良的人多,这是社会的主流。这位老人的可贵品质,绝对值得颂扬。    (马丙芝)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