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战功赫赫不忘初心 ——记第七届感动济阳人物武延荣

2022-9-6 18:1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35| 评论: 0|来自: 济阳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黑色这枚是渡江胜利纪念勋章,当时是在晚上打的;这枚是淮海战役的,在雪地里打;这枚银色的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打开方盒,抚着各式的奖章、纪念章,95岁老兵武延荣如数家珍。18岁入伍,武延荣曾在禹城战役、 ...

“黑色这枚是渡江胜利纪念勋章,当时是在晚上打的;这枚是淮海战役的,在雪地里打;这枚银色的是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打开方盒,抚着各式的奖章、纪念章,95岁老兵武延荣如数家珍。

18岁入伍,武延荣曾在禹城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金门战役以及解放济南等战斗中多次立功。时至今日,回想起那段革命峥嵘岁月,他依旧热血满腔。

“当兵打仗就盼着上前方”

武延荣出生于1927年,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东太平村人。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在山东,战区的老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武延荣回忆,那时,山东一带铁道游击队经常出没,听到他们讲“穷人也可以翻身当主人”,18岁的武延荣心向往之。他告别家人,参军入伍,一腔热血抗击日寇,曾在禹城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金门战役以及解放济南等战斗中多次立功。

“当兵打仗,就盼着上前方。”武延荣回忆,在济阳入伍后,他随县大队到临沂练兵,天天盼着能上战场,1947年前方战场来要人,他踊跃报名,进入华东野战军10纵侦察营。

进入侦察营,武延荣和战友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侦察敌军的部队番号、人员数量、火力情况等,有时候便衣、有时候化妆,有时候直接战斗侦察。”武延荣说,一般他们会有三套衣服,百姓的衣服、敌人的装备服装和自己的装备服装,“我基本没用过化妆侦察,进城便衣侦察和战斗侦察的情况比较多。战斗侦察的时候,我们只背着枪支弹药,打一枪把敌人惹下来就跑。”

“一枪没响收了一个参谋处”

济南战役打响之前,武延荣随部队抵达长清,在归德俘虏了当地还乡团800多人。尽管已过去几十年,武延荣还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战斗细节。

“当时很有意思,我们双方碰上了,发觉他们是还乡团的人,我们就演戏给他们。”武延荣说,“当时还乡团朝我们喊话问我们是谁,我们首长就谎报是国民党什么部队的,他们一听是自己人,我们让他们集结队伍,他们就集结队伍,然后我们把他们给包围了。”武延荣记得,当时还乡团有3000来人,最后俘虏了800多人。

“济南战役时,我们是从西边攻城,当时吴化文起义了。”武延荣说,战役打响前,他们部队距离张庄机场还有80公里,“我们急行军4个小时,晚上8点赶到张庄机场。”

武延荣说,他们平时主要负责侦察,打起仗来就负责包围敌司令部等,“济南战役时,国民党的作战计划、吴化文所属国民党整编第96军参谋处的花名册我们都有了,一枪没响,一个班把他参谋处给收了。”

“打个滚爬起来继续执行任务”

济南战役胜利后,武延荣跟随部队进入淮海战场,侦察兵负责吸引敌人火力进包围圈。武延荣回忆,当时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抵近侦察:只了解其火力配置,防线布置,不可恋战。

“他们士兵身上背着的装备得有50多斤,我们就带着枪支弹药,别的啥都不带,打一枪就跑。”武延荣回忆,“当时有新兵没经验,打了敌人往前跑的时候还不停回头看。我抓紧喊他们‘赶紧跑,别看了’,最后30个人就剩了7个。”

“敌人的子弹就追着我们,当时打得地上的土都飞起来了,20米内啥也看不见,”跑着跑着武延荣发现身上背的步枪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成了两截,但顾不得太多,只能拼命往部队包围圈方向跑。战事结束后,他才发现自己袖子、裤腿上有8个枪眼。武延荣说,这是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战斗。回忆起随军的数次战役中,光被敌人炮弹卷起的尘土就埋了3次,都是打个滚,爬起来继续执行任务。

退伍老兵的勋章是他一生的珍藏

“我没文化,1952年响应号召去速成小学学习文化,回来之后就在师部,训练新兵。”武延荣是个闲不住的人,想到济阳老家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1955年他决定退伍回老家。

回老家之后,武延荣一直在村里种地务农,还担任过大队的保管员。这位拥有70多年党龄的老兵,无论是参军打仗还是回乡务农,始终保持着质朴无华的英雄本色,书写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赤诚。

在部队时,武延荣分别立过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退伍后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奖章”。他把这些奖章和纪念章用纸包起来,珍重地收藏在了盒子里。

历历往事传信念,件件旧物守初心。对于武延荣来说,这些都是自己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光荣记忆,见证和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最近,他被评为“第七届感动济阳人物”。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