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意外溺水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为防止此类悲剧发生,守护青少年健康安全,菏泽市关工委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组建成立了市关工委关爱团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探索形成了“宣、阻、教、研、救”五位一体的工作新模式,为青少年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 一、健全机制,架起安全教育“一张网” 作为市关工委关爱团的一支公益队伍,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下设宣讲团、阻泳团、教练团、研学团、救援团等5个体系,建立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2处,并以市冬泳协会为基础,将其组织体系延伸到各县区,已初步形成全市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覆盖全面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组织网络。目前,该中心已发展志愿者近3000人,其中配有专职宣讲人员26名,助讲人员200多名。市关工委统一向志愿者配发志愿服装,授发团旗。同时,健全工作制度,明晰工作职责,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终有总结”的要求,每年初召开防溺水工作动员会,年中召开推进会,年终召开总结表彰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推进防溺水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深入宣讲,上好安全教育“大堂课” 市关工委与教育部门结合,线上线下全面推进“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今年以来,市关工委关爱团防溺水教育中心志愿者先后深入50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宣讲,发放宣传页20余万份,教育青少年50余万人次。开展线上防溺水直播活动3次,65万余名青少年收听收看了视频直播;精心录制青少年防溺水宣讲教育视频,在市文化中心等青少年聚集场所循环播放,吸引众多学生、家长驻足观看。与教育部门结合,重点通过家校平台、班级微信群、钉钉家长群等播放,力争实现所有学校防溺水教育“全覆盖”,教育全市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健康快乐成长。今年以来,通过防溺水宣讲,全市溺水事故较之前减少50%左右,接受过防溺水宣讲的学校和社区未再发生青少年溺水事故。 三、阻止野泳,筑牢安全教育“防护墙” 野泳是青少年溺水身亡的第一杀手。为阻止青少年到野外游泳,自2019年以来,市关工委在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开展“珍爱生命,阻止野泳”活动,组织、发动冬泳爱好者、“五老”志愿者和爱心人士2000多人,巡查河湖坑塘等野外水域,设立警示标牌,悬挂宣传横幅,分段包干巡回劝阻青少年下水游泳。同时,阻泳团积极向河湖坑塘岸边劳作的村民、放羊老人、垂钓者等宣传防溺水知识,动员他们“兼职”开展阻泳工作,共同筑牢青少年防溺水的最后一道屏障。 四、游泳培训,教授水中生存“真功夫” 学会水中生存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技能,关键时刻能够拯救生命。近年来,市关工委关爱团先后组建学献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和东旭乡村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试点挂牌菏泽学院游泳馆、菏泽一中游泳馆等3家青少年游泳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500余名,传授游泳技能和水中救援知识。在寒暑假,举办多期青少年防溺水游泳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青少年千余名,教授青少年掌握水中生存技能,提高应急自救本领。 五、研学并进,提高安全教育“软实力” 积极开展青少年防溺水教育理论研讨,探索形成了案例警示、救援演示、自救常识、互动提问、漫画宣传、参观展板、签名宣誓等宣讲流程“七部曲”,让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铭记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在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建立青少年防溺水研学教育基地,强化理论研讨和队伍培训,编写印发《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手册》,针对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研发3套防溺水宣讲标准课件;制作防溺水宣讲警示教育片,发放到全市大中小学校。今年6月研学团团长杨慧芳和成员马会影两位金牌讲师受山东省教育厅邀请,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面向全省师生、家长的防溺水直播课,收到良好反响。杨慧芳荣获山东省“同心防溺水”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培训,以宣讲团成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等为培训对象,开展全方位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安全教育队伍,不断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软实力”。 六、应急救援,担当生命安全“救护者” 菏泽市关工委关爱团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救援团现有队员200名,均接受过水域救援国内认证课程培训,具备一流的专业救援能力。他们坚持“快速专业、生命至上”宗旨,与公安消防和应急部门实施联动,积极参与溺水人员救援,特别是青少年溺水施救活动。市关工委关爱团防溺水教育中心主任倪健,是位老党员,组织志同道合的“五老”志愿者自费购买各类救生设备,开展溺水青少年的紧急救援和打捞工作,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奔赴哪里;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去年以来成功挽救了3名青少年生命。 万千同行,守护祖国未来。近年来,菏泽市关工委在探索中前行,在坚守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打造了“宣、阻、教、研、救”五位一体防溺水安全教育闭环模式,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去年7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作出批示,给予市关工委防溺水教育工作充分肯定。今年初,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齐鲁晚报、菏泽电视台、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