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养老需求,菏泽市委老干部局立足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创办牡丹公益大讲堂,进一步拓宽了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新渠道,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治为魂,让讲堂红旗高扬“有方向”。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牢固树立政治铸魂、 思政强基理念,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创办牡丹公益讲堂的灵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党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老同志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公益为本,让讲堂服务社会“有价值”。牡丹公益大讲堂由市委老干部局主办、市老年大学承办。创办伊始就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原则,以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老年人需求为办学特色,着力建成集党的宣传舆论阵地、为老服务阵地、老年人作用发挥阵地、老年人才艺展示阵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阵地,着力打造覆盖全市广大老年人的普及性、社会性、标志性、公益性的老年教育文化品牌。 内容为王,让讲堂喜闻乐见“有看头”。牡丹公益大讲堂在课程安排上,注重“三性”。一是坚持政治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四史等内容列入“必讲课”,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讲好党的故事,引导老同志在学思践悟中坚守初心使命。二是坚持时代性。紧紧围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传播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引导老同志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党委同心,肩负时代使命,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献智献策、发光发热。三是坚持针对性。针对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开设健康养生、文体活动、传统文化、智能手机运用及防范金融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课程,做到老干部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讲堂就关注到哪里。 师资为要,让讲堂生动活泼“有趣味”。在师资选配上,坚持授课教师讲解既要富有专业性,又要体现出趣味性,能够紧紧抓住老年人的吸引力和注意力,让老年学员听得进、记得住、有收获。菏泽市老年大学主动与菏泽职业学院、李荣海美术馆等驻菏高校及社会团体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建立老年教育人才信息库,聚集教育资源,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才成为老年大学的兼职或志愿教师,为广大老年奉献了一份份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制度为基,让讲堂优质高效“有保证”。菏泽市老年大学积极探索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牡丹公益大讲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建立授课工作机制,坚持就近就便原则,根据老年人分布实际,灵活确定授课地点,开展进机关、进公园、进社区、进养老机构等活动,让老年人能够体验“家门口”课堂教育。建立线上授课机制,疫情期间,开启线上“云课堂”授课模式,确保老年学员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学习活动,实现“学习不断档,宅家学不停”。建立师资选配使用机制,在选拔使用、教学管理、待遇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师资最优、教学效果最佳。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与组织、宣传、教育、民政、文旅、卫健等部门单位沟通联系,汇聚老年教育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定期举办机制,坚持每月举办一期,每期一个主题,2021以来,先后举办牡丹公益大讲堂20期,2300余人次参加学习,深受老年人欢迎。牡丹公益大讲堂不仅成为菏泽老年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老年人的心灵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