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呀咿莲花、莲格莲花落,七六五四三二一呀莲花、花、花、莲格莲花落呀啊……”在这支简单的单曲体莲花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路桥莲花”越来越广为人知,更是荣登2021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其中以王颖为代表的“路桥莲花”传承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王颖,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退休干部,现任路桥区戏剧家协会主席、路桥老干部艺术团副团长。16岁开始唱莲花,初演碟当,后任莲花头。她巧妙地吸收戏曲旦角的媚美柔软韵味,创立了“小嗓演唱法”;在表演上运用戏曲“手眼心法步”法则,与搭档一道形成独特的打击乐“花俏击节法”和“静唱加情景演绎”走唱表演法。 “路桥莲花”起源并无史料佐证,据老艺人口述和传承情况可知,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见活动,是由佛教宣传转变为世俗艺术后,吸收当地戏曲、民歌而演变成的曲艺品种。仅靠口述并不能让“路桥莲花”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想将其发扬光大,需要更规范的措施。 退休以后,王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路桥莲花”的传承和发展。调查、搜集、记录、整理,“路桥莲花”有了一份完整的档案;文字、录音、录像、新媒体,数字化手段让“路桥莲花”得到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搜集实物,建立展馆,“路桥莲花”的历史痕迹得以展现在大众面前。以非遗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指导,王颖和她的团队让“路桥莲花”传承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并制定了传承计划。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路桥莲花,我想把莲花传承下去,培养一批唱莲花、爱莲花的新人。”作为“路桥莲花”新一代优秀传承人,王颖希望有更多爱莲花的人加入这个团队。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通过学校教育,建立路桥实验小学莲花实践基地,开设路桥莲花课程,辅导编写《路桥莲花的传承与发展》教材,培养出小莲花演员近百人。通过社会教育,培养词曲主创作者、年轻演员,目前已培养新的词作者、莲花演员十余人,传承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路桥莲花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培训讲座、文化下乡、非遗展演成为王颖的家常便饭,充足的舞台表演经验,大量的交流演出为“路桥莲花”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文艺骨干们创作的《雨夜出诊》《生命清单》《新编梁山伯与祝英台》《战疫情颂党恩》等曲目不仅在各级舞台大放光彩,更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喜爱。“喜看疫情日见好,胜利在望笃笃定,白衣天使立大功,救死扶伤扭乾坤……”《战疫情 颂党恩》视频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大量点击量;“手拿洒尺道情棍,小嘴玲珑唱古今;碰起酒盅敲起碟,路桥莲花唱新风;唱一唱社区好干部,小巷总理扬美名,主人翁,陈定华……”以“小巷总理”陈定华事迹创作的《生命清单》在上海曲艺展演时感动了一大批观众泪洒当场。最新创作的《致富路上》,更是唱响了共富路上的好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