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阳光灿烂的日子,精神矍铄的大姚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张继荣又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笑容可掬地说:“会丽局长,我专程来向你报告一下,这个月15日全国妇联又把我家评选为‘全国五好家庭’,感谢你们关心、感谢党的领导……”听到张老既兴奋又真诚的感谢,我也再次被感动和激励着。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两万余名离退休干部中,张老是我最尊敬的老同志之一。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次交纳大额党费五万元;他退休不退志,离岗仍尽责,挖掘大姚县籍42位烈士史料;他以良好的家风培育后代子孙成才,成为全县、全州、全省家风传承的典范,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他真正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大姚县妇联为张继荣颁发“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证书(张惠伦摄) 张继荣夫妇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因家庭出身贫寒,没有条件上学。在新中国希望的曙光中,张继荣两夫妇才得以走进学校直至中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工作。为感恩党的培养教育,他们成家立业后,始终坚持用党史、家史对5个儿女进行培养教育,5个子女均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传承着张老的好家风。 张老经常对子孙后代说:“书是天下英雄胆,善乃人间富贵根。”他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收获了知识这笔宝贵的财富。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他往后余生中,读书陪伴了他充盈的一生。他要求子孙后代要知书识礼,读了书,有了知识,学到了技术,才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真诚待人,明礼诚信,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只看到自己。 张老凭着自己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撰写了许多有分量的新闻稿件,其中《养蜂能手何进喜获年终超产奖1556元》的新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是一篇见证楚雄州农村改革的史料佳文。在我家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是张老师亲自送我的《岁月作证》《云南日报上的大姚》两本他自己的新闻作品选辑,从1957年他到大姚县委宣传部担任新闻干事到1996年退休的所有作品,每一篇都写得那么用心,那么真实,那么可读可想,两本书共收录800多篇文章成了我的宝贝,我时常翻读,认真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在退休之后,依然孜孜不倦读书看报,写文章,出版15部书,其中由他收集整理的大姚县革命先烈赵祚传的历史资料,翔实记录了云南省早期地下革命斗争史,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年近90岁仍笔耕不辍,编撰出版赵祚传有关书籍,被人们誉为“大姚党史传承人”,被聘为县委党史宣讲员,宣传赵祚传革命精神和红色家风,做红色家风的传播者和接班人。 张老一生勤俭节约,两夫妇省吃俭用培养5个子女考上大学并走上了工作岗位,子女们秉承父辈的优良家风,踏实工作,家庭和睦,一代接一代发奋读书,竭尽全力用知识回报社会。 大姚县退休党员干部张继荣、彭开元大额党费交纳仪式(李明芬摄) 如今,生活宽裕了,日子好起来了,张继荣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多次向大姚县李一平教育基金会捐资20余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并在建党100周年时主动交纳大额党费5万元,表达对党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