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甘肃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宝晶里社区:设立“五老”工作室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2-8-1 18:3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27| 评论: 0

摘要: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宝晶里社区辖区总面积0.4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123栋,住户3945户,总人口8277人。社区党委下设8个网格党支部,现有党员467人,确定党员中心户75户。近年来,宝晶里社区利用辖区“四 ...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宝晶里社区辖区总面积0.4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123栋,住户3945户,总人口8277人。社区党委下设8个网格党支部,现有党员467人,确定党员中心户75户。

近年来,晶里社区利用辖区“四多”(老年人口多、离退休党员多、青少年多、文化资源多)特点,探索打造“五老”工作室,开展“乐学微课堂”“小板凳课堂”“龙周志愿服务”等特色服务活动,形成“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队伍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育民为目标”的工作模式,确保广大老同志“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银龄展风华”。

一、整合资源,打造五老工作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党群服务站,政策理论宣讲、青少年兴趣培养、开展志愿服务类别,探索打造“春香工作室”“赵玲工作室”“龙周工作室”等功能各异的“五老”工作室,为有效发挥工作室的作用,更好地为辖区居民群众开展服务,同步配备了桌椅、音箱设备、授课板、纸、笔、展示架、红马甲、垃圾夹等物品,建立起为党员群众、青少年宣讲政策理论、培养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开展志愿服务基地。

二、招贤纳士,扩充工作室队伍。结合“敲门进万家”行动,在详细掌握辖区居民信息的情况下,积极挖掘各类人才,建立“人才库”,并将专家学者、党员骨干、热心居民、优秀志愿者、“五老”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聘请为“红色宣讲团”“护苗师资队”“技能传授队”“志愿服务队”队伍当中,并将这些团队分别纳入“春香工作室”“赵玲工作室”“龙周工作室进行统一管理,做好党员群众的政策理论宣讲员、技能培训员、青少年的兴趣培养员。工作室按照“月月有主题”思路,“文艺+宣讲”“活动+宣传”“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微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育民活动。

三、笃信好学,提升工作队能力。“育人先修己”,提升工作室各队员素养是核心,社区通过观摩、交流、考察、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先进模范人物开展培训指导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等学习方式,进一步充实“五老”队员知识结构,多途径多渠道提升“五老”队伍能力水平,坚定每一位“五老”人员退而不休当好主题宣讲员的决心、信心和责任感为提供高质量宣讲、授课奠定坚实基础。

四、开拓创新,开展育民服务。开展“理论+”服务。“理论+”宣传宣讲模式,采取座谈讲学、交流研学、观摩践学、“小板凳课堂”送学、快板说唱学等形式“讲身边的事,说爱听的理”,让党的最新理论、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兴趣培养”服务。结合辖区青少年周末、节假日,义务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书法、绘画、剪纸、乒乓球等授课服务,有效充实辖区青少年“双减”后的课余生活,让青少年不出社区就能“学有所得”。开展“课后托管”服务。针对部分上班族家庭的孩子放学后无人看护问题,为这些孩子开辟一处托管基地,义务对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看护,缓解家长在孩子放学后无法按时接送的压力。开展“愉阅生活”服务。为全民阅读提供保障服务,通过图书漂流、读书分享、亲子阅读等形式,满足全民阅读的需求,为居民群众提供一处和谐温馨的阅读天地,增强辖区居民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开展“技能传授”服务。引进小倩假发钩织工艺制作项目,招聘宝妈、下岗职工、残疾人等没有固定收入的人群,进行免费培训,实行钩织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带动妇女就业创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晶里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党支部“动力轴心”作用,根据退休党员时间相对自由优势网格化管理党群服务站交由3个“五老”工作室的老党员进行管理,设定1名总负责人,1名负责人,实行轮流值班、全天开放制,实现了党群服务站“1人总管、轮班值守、各司其责、服务居民”的工作格局。同时,深化社区多元治理,发挥离退休党员独特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小板凳课堂”“理论+”宣讲、“一难两乱”专项治理、“爱我金川”志愿服务、“邻里节+”等活动,引领带动更多热心群众参与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凝聚起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助力社区治理的磅礴力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