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潍坊高密市关工委以“五老”志愿者团队为核心,以“暑期课堂”等校外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为依托,组织165名“五老”志愿者,重点对全市15个镇街区的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关爱帮扶,期间共举行各类教育活动6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 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递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红色党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引导全市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关工委“五老”关爱宣讲团成员及社团志愿者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为孩子们设置了《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的入党故事》等56篇精品课程,并通过生动的红色故事课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在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基础上,学习继承党的革命优良传统,从而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是开展环保主题教育,大手牵小手,协力共创文明城市。以高密市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结合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在线下组织开展了“文明伴我成长”主题讲座、“共绘文明城”主题剪纸、“大手牵小手,文明共创建”“红领巾文明小卫士”等实践活动,参与青少年800余人。活动中,青少年化身为“小小监督员”“小小宣传员”积极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民参与的热潮之中。在线上组织青少年在爱高密APP、青春高密等网站进行我心中的文明城网上答题,引导青少年成为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创建的推动者。 三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地资源,非遗文化共传承。市关工委依托高密市第一届非遗文化节,组织非遗传承老艺人通过姜庄镇青少年非遗传承基地、清爱文化园、高家楼乡村记忆馆等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向全市1200余名青少年传授扑灰年画、木版年画、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基层关工委、“五老”工作室、“暑期课堂”开设书法、陶艺、插花、武术等体验课程60余场,让青少年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孝老爱亲传统经典小故事讲读、好家风好家训分享会等载体,引导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文明礼仪,让青少年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四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润心交流,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更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基石。为有效降低因学习升学、青春期等方面带来的心理烦恼,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青春健康理念,市关工委组织高密市心理学会16名“五老”志愿者走进各级“暑期课堂”,通过举办润心交流会、说句心里话、在阳光下成长等活动34场,受益青少年1000余人,通过对孩子们进行专业教育、讲解和疏导,并教授一些排解烦恼的小妙招,鼓励他们学会理解关爱包容及自我调节,在平等地沟通、交流,游戏、分享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