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今年以来,云南曲靖市直机关干休所以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和老干局党总支的工作安排,坚持“转型发展、创新服务”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新的要求为根本,以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为重点,以阳光心态工作室为载体,攻坚克难,深入开展全所意识形态工作,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找准支撑点,营造工作浓厚氛围 干休所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全所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使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有力,目标明确,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使文明单位巩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是成立机构,分解任务。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局党总支委员、第一支部书记为组长,一支部委员、二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明确目标,夯实职责。根据市委宣传部和局党总支工作的部署,结合干休所的实际,及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以打造阳光心态工作室为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巩固干休所五星级文明单位建设、重点业务工作、基础设施管理三个方面突破的奋斗目标,研究制定建立工作的具体方案,从领导力量、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财力支持等方面全面改善和加强,调动单位全体干部参与文明单位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三是措施得力,制度健全。干休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本单位的工作,并指导2个支部认真做好工作。大力营造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的浓厚氛围。 找准发力点,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干休所2个党支部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单位建设的全过程。一是各支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值价观和中国梦。二是精心组织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紧紧围绕“道德模范”“感动身边人物”活动,认真学习先进事迹,并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宣传,使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三是以学习十九大和六中全会精神、建立学习型机关为主线,狠抓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通读全文与精读重点篇目相结合,讨论发言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围绕“我为转型发展做什么”为主题,开展大讨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四是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要求每个干部职工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在学习自觉性上下功夫,认真学,挤时间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以适应形势发展和本职工作要求。同时把每周四下午规定为集中学习日,建立学习档案,也把干部职工学习纳入个人年度考核资料,凡参加统一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成绩不及格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目前,崇尚知识、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单位已经构成。 找准着力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干休所不断加强以公民道德宣传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坚持开展经常性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并立足本职岗位,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诚信服务”为主题,对党员干部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在全所大力开展了“讲礼貌、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从老干部最关心,各方面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各项制度,用心为老干部、遗属排忧解难。推行信访接待制度,做到接待来访老同志礼貌热情,解答疑问有理有据,处理问题用心主动,处理结果老干部满意。同时,为加强单位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年初,结合实际,完善了单位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将执行制度状况与年终考核有机结合,加强检查,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行动有章可循,工作有法可依。 找准落脚点,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意识形态工作的落脚点,最终是要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通过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全所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增强,工作协调、作风扎实、依法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设施改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有大的起色。一是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工作中大家争先恐后,用心主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在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应对困难不畏缩,做到了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坚守在第一线,确保住所老同志财产不受损失。二是勤俭节约的意识逐步构成。在单位支出方面,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杜绝了铺张浪费和不良风气的滋生。三是把精神礼貌建设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心系老同志,经常深入住户,用心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住户的好评。经过努力,干休所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党员干部工作用心性明显增强,爱岗敬业,为老干部排忧解难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深得基层群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