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印发《全市离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霞满儒乡”行动方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立足济宁实际,实施“八大行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赋能乡村振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化“本色家园•霞满儒乡”红色宣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现场观摩、调研座谈等方式,组织老同志为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献计出力。组织离退休干部宣讲团进社区、进乡村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活动,融入全市“习语润儒乡”群众性宣讲,引导广大群众更好理解、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社区治理工作。 开展“报到亮身份、社区树形象”活动。鼓励退休干部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主动亮明身份,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开展“我来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鼓励有条件的老同志通过法定程序加入社区(村)“两委”和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担任小区书记、楼栋长、单元长等,参与社区建设、做好群众工作。 开展“银发增辉在社区”活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帆驿站”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共享活动站、社区老年学校等阵地,参与“居民说事”“拉呱说事”等微治理项目。鼓励创建“老干部工作室”“老党员工作站”,融入“红色物业”“红心公益”等工作,认领“民生关键小事”,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精细化参与社区治理。 开展“乡村振兴•银龄助能”活动。鼓励新退休干部党员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支持引导老同志为乡村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引导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等方面老专家成立“服务团”“顾问团”,开展“结对帮扶”“科技下乡”等活动,加强对乡村人才、返乡创业青年的技术培训、经验传授。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我传承”活动。立足济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依托乡村儒学讲堂、孟子学堂、曾子学堂和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传统文化研究、经典诵读、国学宣讲、研学展演等活动。开展乡村本土文化挖掘保护活动,支持老同志以回顾重要历史事件、书写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技艺等方式,守护历史记忆,赓续文化根脉。 开展“文明实践我先行”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导老同志参与“四德工程”建设、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鼓励老同志在家庭和社区中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向善的生活方式,带头遵守文明规范,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绿色低碳。开展送科学、送健康、送文化下基层、进村居等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 开展“以老助老•幸福守望”活动。发挥身体较好年纪较轻的老同志优势,对社区(村)高龄孤寡、独居、空巢、失能残疾等“特需老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帮扶和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探索“时间银行”等做法,打造以老助老、互助养老、智慧助老新模式。 深化“五老”关爱活动。通过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手牵手圆梦”行动,搭建好“五老”发挥独特优势的平台。聚焦社区孤困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组织老同志积极参与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网吧监督、义务护学、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助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