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涵养新时代优良家风

2022-7-22 09:4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17| 评论: 0|原作者: 毕泗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作为一个老党员、老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修身齐家方面有担当作表率,为涵养新时代优良家风积极贡献力量。

一、家风建设是影响深远的家国大事

《辞海》把家定义为家庭或家族的一种传统风尚或作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和利益的道德行为规范,从本质上讲,是人们道德品行的赓续和传承,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根、到哪里去的魂,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教天下,必定其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道和家风建设,一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建国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更是把家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进步、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首先,家风好才能家道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是人生呱呱坠地后的第一个课堂,是幼教终、衣食住行的基本处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家风是家庭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家族世代传袭下来的品德积淀和人生修为。一个家庭能否做到薪火相传、和顺兴盛,关键在于良好家风的涵养和传承。家庭是思想品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闺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古往今来,那些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望族,无不与其良好的家教家风息息相关。有一个好的家风,才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传有德,业兴旺,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无形资产,是家道中兴的无价之宝。

其二,家风好才能国家昌。中国自古有“家国同构”的观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我们目前有4亿多个家庭,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常讲“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的理念逻辑上,家与国相依为体,是须臾不可离分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其三,家风好才能世风清。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根基。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更是与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家人、涵养家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他还特别强调: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养成和锤炼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品、行动,将家庭“小我”融入党和国家“大我”之中。把握和践行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核心要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从红色革命家风中传承基因。红色家风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周恩来同志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陈云同志在家规中要求,不准搭乘他的公务车,不准翻看、接触他的文件,子女不准进入他的办公室。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模范,舍小家顾大家,树立起共产党人从严治家的良好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谈到自己的家风:“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明镜用以形。我们要在新时代家风建设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模人物在处理家庭问题上的高尚情操,在革命家风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润泽心灵,涵育家庭。

(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经过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底蕴丰厚的优秀家风文化。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家风故事,在中华大地千古流传。并称为我国“四大家教范本”的《颜氏家训》《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至今备受推崇,成为跨越时代的家训经典。在中华民族精神的赓续传承中,“家风”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发掘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大力传承优秀传统美德,使其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三)从现实生活中获取鉴诫在社会发展中,既涌现出无数家风清正、令人称羡的先进楷模,也出现了不少家风败坏、门第污浊的反面典型。在腐败分子的忏悔材料中,不难发现,一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往往存在“裙带腐败”“衙内腐败”问题,有“夫妻店”,有“父子档”,有“全家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风不正、家道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我们要自觉向先进模范学习,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三、努力做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和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和引领表率作用。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同志,在家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和作用,是齐家治家的“主要角色”,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这就是“老有所为”的责任义务,也是“本色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弘扬红色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管理好配偶、子女及其亲属,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当好传承者。“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老干部既是一家之长,也是一家之师,是优良家风的“擎旗手”和“燃灯者”。要自觉地把立德立行作为家风建设的“基石”,通过言传身教,子孙后代讲好革命传统、家风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传播家庭美德,传播家庭正能量。要坚持以志明风,教育子女“脚踏实地”,也引导子女“仰望星空”,创造和美向上的家庭氛围,引导后代把小家与大家结合起来,志存高远,成家成业成才,真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当好示范者。我们常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之长的表率示范作用对优良家风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要自觉修身律己,保持人性晚节,严守道德底线,做到“为老尊正”,树立新时代老年人的“好样子”,以良好的品德操守和言行举止影响后代、引领家人、育家风。要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摆正法理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常念“道德经”、常吹“清廉风”,从严管理亲属子女,以规矩正门户、家风,携手把牢“家门”,建设风清气正的“幸福港湾”。

(三)当好宣传者。老党员老干部“聚集一团火,分散满天星”。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立足家庭、社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要运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宣传红色家风,宣传新时代“最美家庭”的动人故事,以家庭“小气候”影响带动社会“大气候”,让全社会充满正气、充满阳光。

(作者系山东省政协原秘书长,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