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老党员作为小区治理的关键一环,在传递好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肥城市国泰现代城小区活跃着这样一群老党员,他们在义务解决一件件居民“烦心事”中,将目光聚焦到小区治理模式的改变上,探索出“小区支部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新两委”治理模式,小区党支部实现了从辅助管理到牵头引领的转变,小区居民实现了从“置身事外”到“当家做主”的转变,幸福感、获得感极大提升。 凝聚人心,开启治理“新模式” 国泰现代城小区建成于2006年,现有居民住宅227户756人。4年前,小区内停车混乱、道路失修、路灯不亮,居民同物业矛盾频发、业委会不能正常履职尽责,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小区的和谐稳定,小区治理陷入困境。 听到居民们的抱怨,看到小区杂乱的环境,以尹承江、李志怀、刘汉水为代表的退休老党员主动站了出来,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挨户上门、逐户走访,摸清了小区党员底数,建立起楼栋单元党员台账。经过选举,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将素质高、能力强、热心肠的老党员纳入了小区党支部班子。 为了拉进与居民的距离,增强小区党员凝聚力,尹承江从小区路灯不亮、路面不平问题入手,自掏腰包拿出了2万元,启动路面施工。在他的影响下,支部班子成员纷纷主动参与垫资,集齐了6万元资金,仅仅十几天,60余平米路面恢复了平坦通畅。同时,尹承江带领支部班子成员整合现有资源,结合社区党建与小区实际,规划打造了党员活动室,陆续充实了党建报刊和书籍,党建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党日”、研讨沙龙、政策宣讲等活动,创新制定“党员公益日”制度,不断规范党内生活,真正把居民吸引到党组织周围。越来越多的小区党员亮身份、当先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管理服务中。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退休职工肖秀芹每天3次去隔离人员家中消毒、收取垃圾、为其购置日常生活用品,任劳任怨,冲锋在前,同时积极提交入党申请书,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为进一步完善小区治理模式,小区党支部牵头引导业主委员会换届,小区通过召开业主代表大会,确定了由业委会、业主代表在党支部领导下具体实施管理服务。尹承江挑起了小区党支部书记、首届业委会主任两副担子,从而将党组织建立在居民身边,党建触角扎根在小区里。 协商自治,搭建治理“新平台” 国泰现代城小区实行自管自治之初,有十几户居民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业主们的自治并不能达到物业公司的专业水平,为了消除居民的顾虑,采取民主公正的方式选择更有利于小区治理的方式,通过表决,设置一年自治试用期,期满后征求意见确定是否继续。 为了给居民真正搭建参与小区自治的平台,“新两委”推行民主议事会常态化制度,成立“红色议事厅”,围绕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判讨论,同时让大家选出自己信任的楼栋长,平时有什么需要反映讨论的问题收集起来统一上报,让小区的事务大家评、小区的管理大家议、小区的决策大家定,号召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引导居民出点子、献良策,真正形成了同心联动、同商共治的氛围。 为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小区党支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尹承江、刘汉水、胡宝民等老党员主动请缨,组建以退休老党员为主体“入网联心、民呼我为”服务队,确定每月固定时间为志愿服务日,开展进小区、进网格、进住户活动,深入了解居民生活困难和诉求,帮助解决问题,组织参与助残扶困、敬老爱老、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成为联系党和民众的纽带,得到了居民的点赞。 做优服务,共建共享“新环境” “新两委”班子履行自治自管职能后,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对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设置明确规定并张榜公示,最终确定了0.56元/平方米的收费方案,为每户居民每年节约近400元开支,物业收费总额减少近10万元。同时,开设银行专户,成立业主专项基金,对小区财务“公开透明、定期公示”,确保专款专用,并直接聘用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维护小区日常管理,减少了中间费用的支出,小区管理更加精细化,资金使用的效率也更高。截至目前累计新修建沥青路80多米,更换路灯38盏,维修电梯12部……“堵心路”变成了“顺心路”,小区居民对“新两委”竖起了大拇指。 在“新两委”的引领下,通过近4年的自管自治,国泰现代城实现了环境乱象减少、安全隐患减少、物业费用减少、矛盾纠纷减少,便民设施增加、居民法律意识增强、满意居民人数增多、参与治理的居民比例增大“四减四增”的良好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的道路、美丽绽放的花朵、欢声笑语的人们,温馨、文明、和谐充盈在小区的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