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青岛李沧区:构建长效机制 畅通回归通道 实现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服务管理全过程

2022-7-11 17:3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11| 评论: 0|来自: 李沧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近年来,青岛市李沧区委老干部局始终秉持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精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到居住地联系报到工作,今年,通过进一步深化“双向反馈”,强化“双重服务”,突出“作用发挥”,构筑起 ...

近年来,青岛市李沧区委老干部局始终秉持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精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到居住地联系报到工作,今年,通过进一步深化“双向反馈”,强化“双重服务”,突出“作用发挥”,构筑起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奉献社区的长效机制,为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坚持制度导向,巩固报到成果,推动离退休干部联系报到实现“常态化”

立足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着力在强化领导、细化措施、高位推进上下功夫,凝聚齐抓共管合力,有效实现了联系报到工作上下贯通、协同推进。

一是建立培训制度,促进常抓不懈。围绕联系报到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每年组织各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管理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该项工作得以持之以恒地扎实推进,不断提高老干部联系报到率。每年7月-8月,组织调研小组分5个片区,在各单位工作人员和老干部代表中进行集中座谈研讨,听取工作人员和老干部关于居住地联系报到工作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对李沧区工作进行再规范、再提升,促进李沧区联系报到工作流程持续完善、推进扎实有力、老干部便捷满意。

二是建立台账制度,深化“双向反馈”。在全区印发《关于建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双向反馈制度的通知》,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单位建立“试听随访台账”,采取电话等形式,每年至少2次与社区取得联系,了解离退休干部在社区参加组织生活和社区活动情况,向社区沟通已开展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及有关情况,配合社区共同做好离退休干部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社区建立“现场随访台账”,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单位每年至少1次到社区实地走访,社区通报离退休干部在社区接受教育管理、发挥优势作用等情况,以及离退休干部的所思、所需、所急,配合原单位进一步增强服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建立推优制度,引导示范带动。对于联系报到工作推进扎实、办法得力、成效明显的街道、社区将优先推选区级“本色先锋”示范党组织、市离退休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对在党课宣讲、社区稳定、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干部先进典型,制作《社区老干部先进典型报送表》。社区每半年(亦可随时)反馈给原单位,由原单位及时反馈给老干部局,区委老干部局对于推荐的先进典型人物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如李村街道老干部鲍秀兰、沧口街道老干部彭国柱等经区委老干部局推荐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二、坚持需求导向,延伸服务触角,推动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实现“全方位”

采取“单位引导、社区动员、交流沟通”的方式,加强原单位、社区、老干部之间的融合互动,突出原单位和社区的“双重服务”,在全区营造“退休有关怀、奉献有平台、困难有帮扶”的良好氛围。

一是明确单位主责,让老干部安心。区委老干部局每年为各单位制发《退休干部社区学习活动手册》及《致广大离退休干部的一封信》,作为新退休干部在社区学习活动记录使用。各单位结合落实退休干部“五个一”服务管理制度,为新退休干部举办荣休仪式,增强干部的荣誉感、组织感。与老干部谈心谈话,做好宣讲解释工作,确保每一名退休干部对联系报到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真正让退休干部“卸下顾虑”、心情舒畅地办理报到手续。各单位严格落实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活动、节日走访、生病探望和订阅报刊等工作,确保退休干部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关怀在第一时间递达、爱心在第一时间传递。

二是社区主动对接,让老干部暖心。离退休干部完成联系报到手续后,街道和社区依托社会养老服务行业和健康医疗行业,根据老干部的实际需求,为老干部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助老服务,稳步拓宽服务维度,逐步拓展服务半径。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独居、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等的离退休干部,社区将主动对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为其提供登门送餐、送药、代办事项等服务项目,并做好情感关怀、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服务,让老干部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李村街道北山社区80多岁的退休干部张炳功,多年前因一次意外摔伤导致下身瘫痪。在今年疫情最为严峻期间,张炳功的子女因参与疫情防控不能及时照料老人,老伴也因身体等原因不能给予必要的起居照顾,无奈之下张炳功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安排老干部志愿者们组成服务队伍,连续40多天上门为张炳功做饭、协助大小便、擦浴、锻炼身体、陪同聊天等,让老干部无论从身体上到心灵上都得到了全面、体贴的关怀。今年,为深化抓实社区服务,开展了社区为新报到老干部办理一件“微实事”制度,即社区主动对接新报到老干部,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帮助老同志解决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急事、难事,增进老干部与社区之间的感情。

三是搭建广阔平台,让老干部开心。社区主动为老干部搭建起党建园地、老年学校、活动中心等,为老干部日常思想政治学习、培养爱好特长、开展文娱活动等提供了条件,不断丰富社区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如,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打造“老干部之家”,通过活动共搞、有事共商、资源共享,促使老干部融入社区、服务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为满足部分高龄、行动不便、视力不便老干部的学习需求,社区普遍开展“推门进户、领学促学”活动,以文化、健身、学习“进家入户”的形式,打通了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米”。

三、坚持服务导向,拓宽奉献广度,搭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多平台”

通过搭建有效载体,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牢固树立“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理念,立足社区积极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推动老干部实现真正意义上从“回归社区”到“反哺社区”转型。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助力基层治理。组织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为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服务社区治理工作打下了坚持基础。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原则上都要加入所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支部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搭建离退休干部“网格共治平台”,现在800多名离退休干部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楼院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等,助力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涌现出了虎山路街道春和社区“三百岁”护绿工作室、浮山路街道福临社区“老干部议事会”、李村街道北山社区“鲍秀兰工作室”等一大批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先进典型。

二是加强组织凝聚,汇聚智慧力量。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后,鼓励老干部根据自身爱好、特长等,从老干部协会、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队伍中任选至少一个组织加入(亦可多项选择)。截至2022年4月,离退休干部报到3335人,已加入协会2931人。老干部加入协会成为协会会员,可参与区协会每年组织的“健步行”、棋牌比赛、参观考察、书画剪纸展等活动,以及加入街道和社区协会特色文化队伍,享受两节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组织关怀。还有1700余人加入老干部志愿者队伍,他们立足社区在助老助困、疫情防控、环境清洁、治安巡逻、文明创建、文化建设、关爱下一代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离退休干部接受社区服务、回馈社区发展、服务广大群众的新格局逐渐形成,成为社区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三是精心搭建平台,精准彰显优势。在新报到老同志当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老干部立足社区实际,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反映一次居民诉求、参与一场社区活动、认领一项志愿服务。如,虎山路街道金秋社区的退休干部毕顺国反映居民增设小区休闲座椅的需求,沧口街道永宁路社区退休干部王成新及时提出维修小区内损坏监控的建议等。通过“四个一”活动都让老干部找到退休后的自身价值,不断提升老干部的奉献热情,共同与社区一起建设群众心中的美好家园。同时,把联建共建作为老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的重要抓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干部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关工委积极联合社区范围内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通过抓好共建项目、建强共建阵地、持续丰富活动等方式,实现共享党建资源、共助活力提升、共解群众急难的服务目标。如楼山街道翠湖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打造“贤耀翠湖”党建品牌,党支部先后与唐山路小学、青岛胸科医院、楼山消防救援站等3家单位开展了党建共建,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宣讲、书画知识交流、健康查体、健康知识讲座、消防技能交流、文艺汇演等共建活动,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