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说起剪纸,春节贴窗花、婚礼贴“囍”字,剪纸作为中国最常见的传统习俗之一,内里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近日,浙江玉环市大麦屿街道携手玉环剪纸非遗传承人许阿林开展了“非遗文化进礼堂”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孩子参与。 “剪纸作品形式多样,可以集中表现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岗仔头村文化礼堂,老干部许阿林向孩子们讲授了非遗剪纸的历史,随后从初步构图、不同的折纸方法和简单的线条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随着刻刀的上下翻飞,一张张红纸转眼间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孩子们纷纷感叹剪纸的神奇魅力。 随后,许阿林拿出剪纸材料指导孩子们一步一步折纸,鼓励孩子们动手大胆去剪,在许老师的引导下,纸上呈现出各色各样的形状。部分第一次接触剪纸的孩子,虽然手法生疏,但热情高涨。经过不懈的练习和实践,一幅幅优秀的非遗剪纸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 “剪纸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社区居民林阿姨为活动连连点赞。 “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大家对民间艺术、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延续我们剪纸艺术的传承。”许阿林说道。 非遗进礼堂,文化永传承。大麦屿街道还将继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村入户活动,让居民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玉环本土的景色在流畅的线条里,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在剪纸中焕发出别样的美。 |